四位老人幾年來一直堅持舉報白露河污染問題,卻沒能引起環保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重視。 □文/圖 本報記者 尹海濤 ●10月31日,新縣沙窩鎮沙坪村47歲的村支書張貞林在醫院死亡,此前張貞林因為替村企業仗義執言,而遭到代表沙窩鎮街道來討說法的5名青年毆打。11月7日,參與行兇的5名兇手悉數落網。 ●據調查,導致此次悲劇發生的原因,是因為一條流經事發雙方 ●打人兇手已經落網,等待法律的制裁。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白露河污染問題曾導致兩地群眾多次摩擦,卻沒有引起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足夠重視及妥善解決,除了打人兇手,誰還該為這起悲劇負責呢? 2009年11月1日下午15時,新縣沙窩鎮一群眾向我報社反映,該鎮沙坪村支書張貞林于10月24日下午14時在村口被五名沙窩街道的人持刀群毆致重傷,并經新縣人民醫院和武漢華中醫院搶救多日無效,于10月31日下午死亡,出于對兇手野蠻行徑的憤恨,特打電話到報社,請新聞媒體予以呼吁和聲討。到底誰在說謊? 村支書“因公”被毆致死 11月7日,天氣很好,在新縣沙窩鎮沙坪村旁,環繞而過的白露河靜靜地流淌著。 而全村卻籠罩在一片悲憤之中,村邊的公路上掛起了白色的條幅,村口則豎起了一個巨大的“靈門”。 “青山含悲,聲聲淚聲聲呼支書;碧水長歌,字字血字字哭忠魂。”沙坪村村民張貞提說,這個飽含全體村民感情的挽聯是群眾自發寫的,都為村支書張貞林英年早逝而感到痛惜和悲憤。 在張貞林家中,沙坪村村委會主任張世祝講述了村支書被毆打致死的前前后后。 張世祝說,2004年,新縣招商引資的一家大理石石材加工廠落戶于沙坪村境內,在石材加工切割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碎渣和粉末,有時處理不及時會因雨水沖洗而流進白露河,造成污染,給居住在河流下游的群眾造成不便。沙窩鎮街道兩旁的居民對此反映最強烈。 而這家由福建客商投資的閔利石材廠給沙坪村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村里有100多人都在這個廠上班,據張世祝估算,這個廠每年納稅近20萬元,每年的電費都近300萬元。 張世祝說,10月24日上午,20多名沙窩鎮街道的群眾再次因為污染問題,來到大理石廠,用兩把大鎖分別鎖住了大理石廠的兩道大門,并扣留住隨后接到投訴趕來處理此事的新縣環保局環境監察車。沙窩鎮政府主要領導得知此事后,立刻趕到現場,并召集沙坪村兩委班子、下游群眾、大理石廠負責人和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坐在一起協調解決此事,最終達成意見,由大理石廠在附近新征一塊土地,修建兩個大蓄水池以沉淀水中雜質,避免下游河流污染,事情得到完滿解決。 然而,當天下午3時50分左右,曾參與上午協調的沙坪村支書張貞林接到一個電話,是上午前來討說法的沙窩鎮街道一青年打來的,電話中說讓他在家等著,他們要在10分鐘之內來收拾他。張貞林立刻向沙窩派出所報警,結果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沙窩鎮街道居民汪大彬等5人手持砍刀驅車趕到正在村口與弟弟一起干活的張貞林身旁,對張貞林和他的兩名弟弟進行瘋狂群毆,用木棍把張貞林二弟打至昏迷,用砍刀把張貞林的小弟砍了8刀直至重傷住院,用砍刀對張貞林的頭部多次襲擊,并用石頭對張的頭部進行猛砸,直至張貞林當場昏迷,經醫院診斷為顱骨骨折、腦挫裂傷、大腦膜內大量出血,并在新縣人民醫院和武漢華中醫院歷經7天搶救,最終不治身亡。 張世祝分析認為,可能是村支書在協調中為企業仗義執言,說的某句話得罪了這些兇徒。截至11月7日,動手打人的5名兇手全部落網。 案件背后的污染問題 11月7日~8日,記者在新縣沙窩鎮沙坪村和沙窩鎮街道兩地走訪,據了解,在這起看似簡單的案件背后,掩藏著一個兩地群眾存在已久的矛盾,而村支書張貞林的死亡正是因為這個矛盾的激化所致。 在新縣沙窩鎮有一條被人們稱為“母親河”的白露河。白露河是淮河的一級支流,發源于新縣小界嶺,流經新縣的沙窩鎮,經沙窩鎮進入潢川縣,至淮濱縣入淮河,全長150公里。白露河屬季節性河流,枯水期接近斷流。 沙坪村處于白露河的中上游,而沙窩鎮街道則處于白露河的中游,緊鄰沙坪村。 2004年,新縣招商引資項目——閔利石材廠落戶沙坪村后,對白露河造成一定污染,特別是枯水季節,污染尤其嚴重。對處于下游的沙窩鎮街道居民影響甚大,由此引起不滿。 11月7日上午,在沙坪村境內,記者沿著白露河河道而上,因為處于枯水季節,白露河的水流量很小。在裸露的河床上,可見白色的粉末狀物體充斥著河道,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河底也沉淀著白色物體。當地村民說,這些都是石材廠排放的碎渣和粉末。 “前幾年因為白露河的水流量大,污染問題不是很嚴重,這兩年問題逐漸暴露了。”11月8日,居住在沙窩鎮街道旁的老人李世友告訴記者,2004年以前,白露河水質清亮,魚蝦很多,哺育了河兩岸的居民,沙窩鎮也由此被稱為豫南水鄉,自從沙坪村來了閔利石材廠后,白露河污染日益嚴重,河水經常呈米湯狀,魚蝦瀕臨滅絕,給沙窩鎮以及下游數萬人的吃水、用水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李世友說,因為白露河的污染問題,他們多次向縣環保局和沙窩鎮政府反映,卻一直得不到解決。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沙窩鎮居民說,因為閔利石材廠落戶沙坪村,給沙坪村帶來一定的好處,導致了村民成了這個污染企業的“保護神”,下游的群眾曾多次去這個石材廠討說法,都與當地村民發生過摩擦。“村支書張世林的幾個弟弟都在這個廠干活,所以才賣力維護這個廠。正是由于村支書的明顯袒護,激怒了年輕人,才造成打架斗毆事件。” 正是因為白露河的污染問題,自2004年以來,沙窩鎮街道居民和沙坪村村民、污染企業結怨頗深。據知情人透露,其間多次發生打架、群毆等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