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部門久拖不決? 得知記者前來采訪,11月7日,沙窩鎮沙窩居委會南頭居民組組長張文凱找到記者,反映了長期以來白露河污染問題得不到解決的內幕。 今年66歲的張文凱帶著記者來到家中,播放了兩段他們錄制的視頻。一段是今年5月29日閔利石材廠排放污染物后白露河的情況,視頻顯示,原本清澈的河水變得污濁,呈白色“牛奶狀”;另一段錄制于10月24日,白露河遭遇同樣的污染 張文凱說,自2004年以來,他們多次向縣環保部門和沙窩鎮政府反映白露河的污染問題,但都得不到解決。2009年以前,每次石材廠排放污染物,他們都立即打環保局的投訴電話,環保局也會派人來查看,但是一般的做法是,要求企業停止排放,罰款了事。這期間,估計有十幾次都是這么處理的,使群眾對環保局的做法頗有意見。 64歲的汪根和老人也是沙窩鎮街道居民,對白露河的污染痛恨不已。他多次給環保局打電話,卻一直得不到解決。據他了解,這些污染企業每年都會給環保局上交一筆不菲的環保費,而每次排放污染物,環保局也可以再次開罰單,從來都是這樣“治標不治本”,污染企業成了環保局的“唐僧肉”,幾年來,縣環保局僅此項收入近百萬元,卻苦了兩岸的老百姓。 張文凱說,5月29日,白露河污染后,他來到沙窩鎮政府反映情況,負責環保工作的鎮黨委副書記趙書記召集了污染企業進行協調,最終表態:鎮黨委、政府協助企業擴大、加固沉淀池,不再排放污水。 在張文凱展示的兩段視頻上,記者注意到,在5月29日、10月24日,新縣環保局、沙窩鎮政府負責人都曾對白露河的污染問題作出過表態。沙窩鎮鎮長在視頻上說,石材廠這兩年反復排污,對居民產生很大不便,作為鎮政府是有責任的,這個污染問題屢禁不止,鎮政府很頭疼,由于鎮政府沒有執法權,只好向縣級執法部門反映,希望縣環保局代表縣政府執法, 而新縣環保局工作人員焦東在視頻中說:“我們對污染企業也下發了整改通知,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落實。” 然而,10月19日、10月24日,沙窩街道居民再次發現白露河污染,非常氣憤,于是20多名群眾自發前往閔利石材廠,鎖了工廠的大門,同時進行舉報。 雖然雙方對當時在石材廠發生的事情過程有異議,但是沙坪村村支書張貞林在此次糾紛中被毆身亡卻是不爭的事實,成為白露河污染事件的“殉道者”。 還有多少悲劇能重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沙坪村事件”背后,還有不少類似的污染問題困擾著新縣的群眾。 記者在沙窩鎮調查采訪時,接到了新縣沙窩鎮熊河村和八里畈鄉水口村村民的投訴,稱流經本村的河流都被一些外來企業污染,但同樣也得不到妥善解決,導致村民意見很大。 新縣八里畈鄉水口村村民湯世華告訴記者,他們村的錢河以前也是河水清澈見底,魚蝦蟹隨處可見,水口村和下游幾個村子3萬多人的飲用水、生活用水都靠錢河解決。但是自從前幾年建了一個生產乳膠漆的廠后,水質每況愈下,如今已經無法使用了,在這個河邊洗的衣服,使人易得皮膚病。村民多次向環保部門投訴,都沒有得到解決,由此村民與工廠的關系變得緊張起來。 新縣沙窩鎮沙窩居委會南頭居民組64歲的汪澤旗老人說,新縣地處鄂豫皖三省接合部,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北國的江南、江南的北國”,以水資源豐富為特色。但是近年來,在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河流的污染問題開始突出,引發了不少群眾的矛盾和積怨。 11月7日的新縣沙窩鎮沙坪村村民依然悲憤難平。 村民張貞同說,作為沙窩鎮招商引資的項目,石材廠給新縣和沙窩鎮的稅收作出貢獻,這個大理石廠在我們村也確實為村民脫貧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決我們村不少人的就業問題。有污染治理污染,有問題解決問題,怎么能打人、殺人呢? “如果縣環保局和鎮政府能及時處理這個問題,也不會發生這個事情了。”沙窩鎮沙窩居委會南頭居民組組長張文凱老人說,打人者自然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有關部門對白露河污染問題久拖不決、不作為行為,是不是也該受到懲罰?如果這個事情不解決,今后會不會再發生此類的悲劇呢?(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