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經濟 ■入選理由 因為有了海,我們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因為依靠海,我們的城市得以迅猛發展。每個在青島生活的人都有一個藍色夢想,那就是發展青島、壯大青島。2009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藍色經濟”這個帶著詩意的名詞像旭日噴薄而出,它“照亮”了我們的生活,給青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更為廣闊 ■2009高頻詞釋義·藍色經濟 胡錦濤在考察山東時明確提出“藍色經濟”的概念,藍色經濟是藍色理念為基礎的一套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經濟理論,它以海洋經濟的發展為主線,包括了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工業、海洋生態產業、藍色信息經濟等多方面內容。 相比而言,藍色經濟比海洋經濟有著更加深刻、更加豐富的內涵:它更加注重海陸統籌布局,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各類海陸資源;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引領,提升海洋經濟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推進海洋產業高端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更加注重海洋生態文明,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永續發展;更加注重強化“海洋國土”意識,培育海洋特色文化,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數字新聞 記者從市藍色經濟辦公室獲悉,青島已經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藍色經濟產業體系,形成了臨港石化產業、造船、海洋工程等臨港產業集群。“九五”以來,青島海洋經濟保持年均20%的增速。2008年全市海洋產業產值1450億元,完成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5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2%。 青島海洋科技優勢明顯。作為我國重要的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青島海洋科研與教學機構占全國的1/4,高級海洋專業技術人才占全國的40%,涉海領域兩院院士占全國的80%左右。28個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機構,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十五”以來,分別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中55%、91%的海洋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海洋創新成果獎占全國的一半。 青島擁有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28家海洋科研與教育機構,7艘千噸級以上海洋調查船。在國家973計劃海洋領域啟動的14個項目中,有11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主持單位在青島。作為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青島擁有位居世界前10強的億噸大港,青島海港與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個港口有經貿來往。空港已開通94條國際、國內航線,通航國內50個城市及國際8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