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經濟 優化提升一產 海洋養殖業迎來新的春天 市政府提出,在“一產”方面,我市將重點、大力發展高端種苗繁育、健康養殖、遠洋捕撈、水產品加工和休閑漁業,同時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海水養殖結構日益優化 作為海水養殖方面的專家,有“多寶魚之父”之稱的雷霽霖院士告訴記者,我們的海水養殖結構正在日益優化,比如,他目前正在承擔農業部鲆鰈類行業專 看好了未來的前景,再怎么樣的困難都能克服?!昂Q罄锏膭又参餃喩矶际菍?,能給人們提供無窮無盡的寶貴財富?!标P鉦禺說得一板一眼。 實施海洋漁業“八大工程” 如果說,依托海洋產業的弄潮兒可以繪出一幅群像,那么關鉦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對此,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黃聿頌介紹說,針對目前海洋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本市確定了海洋漁業發展的下一步方向。初步考慮從2009年開始,利用5-6年時間,在全市組織實施現代海洋漁業“八大工程”,包括標準化生態養殖工程、標準化漁港建設工程、漁業資源養護工程、水產良種工程、漁業產業化工程、海洋捕撈結構調整工程、平安漁業工程、漁業科技與新型漁民培訓工程。通過發揮資源優勢,推進全市海洋漁業實現傳統品種養殖向名優珍品養殖轉變,由粗放型養殖向集約化養殖轉變,由近海捕撈向遠海(遠洋)捕撈轉變,由粗加工為主向精加工為主轉變,力爭把青島建成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示范區,由此看來,在“藍色經濟”的航道里,未來青島的海洋漁業將更加科學。 突破發展三產 游艇會客成為新時尚 三產方面,我市將著力發展港口物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文化產業、涉海金融保險、法律、救護、氣象等服務業,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全國海洋科普基地和濱海文化名城。 游艇消費在逐漸升溫 提到發展三產,青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濱海旅游、海洋文化、海洋運輸成為發展中的“三駕馬車”。 “幾年前個人訂購游艇還是零,2009年我們與前年同期相比,個人訂購量就增加了30%,總的業務量差不多翻了一番?!鼻鄭u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兩年游艇消費在逐漸升溫,擁有游艇也成了商務人士身份與實力的象征?!霸谵k公室里談合作和在游艇里進行商務洽談,效果和氛圍肯定是不一樣的。很多企業也在算這筆賬:比如,我們的2008號游艇每小時租金1.8萬元,能承載100個會員,每個人也就不到200元錢,而一般的小游艇價格還沒有這么貴?!痹撠撠熑怂懔诉@樣一筆賬。 游艇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青島投資海上高端旅游項目的資金將超過300億元,其中擬建游艇俱樂部專用碼頭近30個,游艇泊位將超過5000個,許多數億元、超10億元的大項目已經簽約,有的已經開工建設,如開發區的唐島灣游艇俱樂部項目、市南區的東奧游艇俱樂部項目等,正沿青島海岸線展開,項目之多、覆蓋面之廣、投資強度之大,在青島是前所未有的,這也進一步顯示了各界對青島游艇產業發展前景的普遍看好。 發展壯大二產 海水空調逐漸走進百姓家 二產方面,我市的目標是重點突破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建筑業四大支柱產業,培育發展海洋礦產與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和海水綜合利用四大潛力產業。 靠海吃海有了新涵義 說起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船舶、海洋化工等名詞,老百姓會覺得離自己比較遠,其實不然。如今,靠海吃海有了新涵義,海水空調成為越來越多島城市民越來越能感受到的海洋綜合利用方式。從2006年奧帆賽場媒體中心,到在建的和記黃埔93萬平方米的商住區,海水空調走進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筑、民用住宅。 “海水空調”前景廣闊 “冬天制熱效果與普通空調持平,到了夏天制冷效果更好?!眾W帆賽場媒體中心工程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夏天海水的溫度一般在25℃左右,比空氣溫度低很多,冷熱交換的速度更快,因而更節能。前年落成的 “奧帆大劇場”、“奧帆博物館”都應用了海水空調。“海水空調”在島城的前景越走越廣闊:開發區千禧龍花園是我市首個應用海水空調的小區,2006年底就已投入使用。2008年,作為西部老城區改造的重頭戲,小港灣和記黃埔93萬平方米的商住區也計劃使用海水空調給居民供暖。該項目一旦落成,將成為我市最大的民用海水空調項目。 綜合利用海洋資源還更節能、環保,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海水空調項目工程師楊宋說,以每平方米計算,設備冬季制熱、夏季制冷的運行費用不超過22元,而目前集中供暖的費用需要30.4元,每年將節約標煤大約3.1萬噸。 船舶業找到新增長點 青島船舶業已進入高速增長后的調整期,在努力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盡快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找到新的增長點,成為青島船舶業決勝未來的關鍵。 幾年前,北船重工抓住造船市場火爆的機遇,先后簽訂了17艘18萬噸散貨船的建造合同,現已批量開建11艘,到2011年將全部完工交付。而當金融危機導致散貨船等航運市場船舶訂單極其慘淡的時刻,北船重工迅速調整產品結構,在第一時間進入海洋鉆井平臺、艇機艇架等新興市場,通過轉型升級為其應對危機找到了新路。北船重工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8年以來,公司成功交付兩座海洋鉆井平臺,其中一座是目前國內最大、裝備最新的座底式海洋鉆井平臺。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建造了7座海洋平臺。 青島海洋生物產業前景廣闊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劉文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首先談幾組數字,第一組數字:我國的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位居世界第四。其中與領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領海面積為38萬平方公里。第二組數字:截止到2008年底,山東省高層次海洋科技人才總量約占全國的一半,中央駐山東的海洋科研教學單位有15個,兩院院士35名,博士生導師300余名,具有海洋科學重點領域博士學位授予點50余個。第三組數字:青島市擁有730公里長的海岸線,海灣49處,海島69個,周邊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我舉這3組數字,是想說明這么幾個觀點,一是海洋產業的巨大價值和潛力;二是國家、省市對海洋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在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巨大投資與支持;三是青島海洋生物產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p> 篩選 200余個項目 投資 5000億元 我市明確提出,青島要在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中走在前面,當好龍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對青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新坐標。為到2015年順利完成青島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建設藍色經濟區的規劃,成為中國藍色經濟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的核心區的宏偉目標。 根據 《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發展總體規劃發展綱要》,初步篩選了200余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5000億元,近期重點推進船用柴油機及研發基地、武船重工海洋工程與特種船、海洋船舶及游艇制造、海洋儀器裝備、水下焊接技術、海洋防腐材料等產業化項目;推進紅樹林會展休閑度假、港中旅青島海泉灣、海上嘉年華、小麥島綜合改造、國際游艇俱樂部、董家口港40萬噸礦石碼頭等服務項目;推進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所4000噸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各類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