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膠州市完成出口2.43億美元。這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該市外貿出口連續10個月下降后的首次正增長。今年前兩個月,膠州到賬外資7727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5.7%。 ????面對這組數字,膠州人沒有輕松與欣喜,而是清醒地看到: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也伴隨著諸多遺憾,傳統產業鏈不完備、工業附加值不高、技術儲備不足、對資源與外需依賴過重,人均財富積累等方面與發達地區還有較大差距。
????大項目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3月18日,香港新恒基新型半導體照明與顯示產業基地在膠州市奠基。該項目包括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研發檢測平臺、現代物流業、產品交易平臺等,預算總投資180億元。整個項目預計在5至8年內形成產業聚集,帶動相關產業產值達到800億元。 ????這只是該市去年以來引進落戶的大項目之一。2009年,膠州市圍繞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拉動力強的項目實施定向招商,全年實現到賬外資2億美元,居青島五市首位;實際利用內資68億元,增長14%。新簽約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14個,過億元內資項目48個。如北京東方光大集團塑料光纖項目投資24億元,大唐熱電一期投資30億元等。 ????膠州市委書記祝華認為,“目前,我們的縣域經濟同時存在著總量不足和產業層次較低的問題。擴張經濟總量和調結構是相輔相成的,要在發展中、總量的不斷擴張中調結構,用增量的創新帶存量的調整,用新的發展空間拉動發展方式的轉變。” ????大項目的集中引進、投產,正在帶動膠州經濟從總量到質量發生質的飛躍。正在建設中的東方光大塑料光纖項目主要生產通信級塑料光纖,今年可建成投產,形成100條光纖生產線、網絡器件設備制造和科研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區,不但將打破國內低衰塑料光纖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三年內還將占據全球塑料光纖市場40%的份額。借助香港新恒基化合物半導體項目,膠州啟動了國家級光電產業區建設,力爭5年內建成以化合物半導體、芯片開發為龍頭,以激光產品、LED照明、顯示產品為骨干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集群,形成年產值600至800億元的產業規模。 ????傳統產業向高端、高附加值轉型 ????調結構,對于傳統制造業而言,絕不是放棄,而是要在高新技術支撐下走轉型升級之路。 ????同樣是集裝箱,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普通干式集裝箱遭遇重創,至今尚有工廠停產,而集納了多項專利技術的中集冷藏集裝箱卻逆勢飛揚,保持旺盛的出口勢頭。 ????“高端產品肯定有高新技術含量,但高新技術不一定只存在于高端產品中,傳統行業中的中低端產品也可以高新技術化。”膠州市企業發展局負責人認為。 ????目前,膠州市有機械裝備、服裝鞋帽、食品加工、木器家具等四大支柱產業,截至去年年底,規模以上企業910家。然而,群嶺無峰,產業檔次不高。 ????后危機時代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政府的“抓手”在哪里?膠州的做法是:通過深化融資擔保、組建行業協會、老企業搬遷、推動上市等扶持舉措,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技術含量,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傳統制造業集群向高端、高附加值轉型。 ????以塑機行業為例。膠州市有著大小200多家塑料機械企業,是江北最大的塑料機械生產基地。但十幾年來,膠州塑機行業一直沒有“大塊頭”,產品檔次也亟待提高。國際金融危機來臨后,“抱團發展”成為眾多塑機企業的迫切需要。在膠州市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去年3月,順德、新大成、福潤德等6家影響較大的企業,聯合大小30多家塑料機械企業成立了塑料機械行業協會。協會成立后,集中采購原料、規范人才流動、細化各自分工,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危機中全行業經營形勢不降反升。 ????兩年內,膠州市發展行業協會10家,投入技改資金3億元,對30家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同時,去年該市啟動了城區企業外遷,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華泰電力等首批10家企業的搬遷工作。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借助政府優惠政策,企業有了充足的發展空間,并可以借此更新設備、再造流程,實現產業升級。 ????此外,膠州還提出打造裝備制造、紡織面料、生物制藥、風電及超高壓輸電裝備四大產業基地。“產業基地不僅是空間上的集聚,而且是產業集群的‘升級版’。依托基地,進一步拓寬、拉長產業鏈條,提高企業間的配套協作能力、帶動輻射能力,從而推動傳統產業實現高端化。 ”膠州市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王麗艷 通訊員 劉振華 |
上一篇:青島捷能打造中小型汽輪機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