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海新區位于山東省最北部、渤海灣西南岸,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海岸線180公里,人口4.6萬,是全國沿海人均土地最多的地區之一,濟南都市圈最近的出海通道,“海上山東”建設的前沿陣地,山東省“北翼”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 ????開發建設優勢十足 ????北海新區是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連接地帶,處于黃河三角洲腹地,是環渤海經濟圈與濟南都市圈的交匯點。距天津濱海新區68海里,是濟南都市圈的唯一出海通道,是集聚生產要素、吸引各方投資、加快開放開發的重要經濟區域。境內長深、榮烏、濟青高速已建成通車,濱德高速已開工建設;正在規劃建設的濱港鐵路、黃大鐵路、德龍煙鐵路在此交匯。 ????土地和淡水資源充足。境內有灘涂、荒堿地500多萬畝,黃河、徒駭河、馬頰河、秦口河、套爾河等流經此地入海。沿海有貝砂島88個,島嶼總面積5.6萬畝,島內濕地水洲縱橫、蘆蕩深幽、百鳥翔集、野趣盎然。 ????礦產資源豐富。富含石油、天然氣、地熱、地下鹵水、煤炭,已探明儲量的26種,已開發的15種。其中,石油儲量6億噸,天然氣儲量164億立方米,是勝利油田的主采區之一,是發展石油化工及其產業鏈的理想園區。這里是全國四大鹽業基地之一,鹽場面積500萬畝,年產原鹽1000萬噸,為發展鹽化工及其產業鏈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境內東部地下2000米,蘊藏煤層儲量25億噸,是我國重要的后備煤炭基地。 ????電力資源充足。以風力發電為主的生態電力能源開始建設,國華瑞豐風電項目、法國埃法日風電項目等五個風電項目都已開工,總投資50多億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發展機遇千載難逢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北海新區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域,開發潛力巨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濱州市作為7個主體區之一已列入其中。環渤海經濟圈的快速崛起,濱州港作為濟南都市圈唯一的出海通道,擁有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已成為山東對接天津濱海新區的橋頭堡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產業協作基地。多重的發展機遇,彰顯著北海新區正在成為山東乃至全國沿海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 ????面對機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舉全市之力,力爭通過5-10年的頑強拼搏,扎實苦干,將北海新區建設成為濱州乃至整個黃河三角洲新的經濟增長極。 ????工業框架初步搭成 ????經過多年的開發,已經初步形成了以鹽化工、油化工、造船、生態能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以魯北化工、魏橋鹽化等為主體的一大批鹽及鹽化工項目迅速崛起。 ????以套爾河沿岸為基地的造船工業迅速興起。濱州中盛、津濱船舶重工、長勝造船、宏盛造船、舟山船舶修造等12家造船企業和螺旋管、預應力鋼絞線等11個配套項目落戶園區,總投資49.5億元。到“十一五”末,將形成130萬載重噸造船能力,造船及配套產業實現年產值260億元,安置產業工人2.3萬人,中國北方中小型船舶制造基地雛形初現。 ????與此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濱州港11公里引堤工程主體已經完工;2×3萬噸級散雜貨碼頭和防波堤工程于2009年10月27日開工建設,力爭實現2011年建成投用的目標;招商項目中聚能源9個5000噸級碼頭及大型物流園區項目陸域形成工程積極推進。 ????疏港公路和濱港鐵路建設全面展開。現疏港公路一期完成全部路基橋涵工程,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濱港鐵路一期已運營,二期工程已通過專家評審;環渤海高等級公路工程等前期工作有序展開。 ????“一港兩路三配套” ????“一港兩路三配套”工程建設,“一港”即濱州港。“兩路”即疏港一級公路和濱港鐵路。“三配套”即園區路網、行政中心大樓及水電訊等配套工程。 ????2010年,將重點啟動實施七大重點工程建設。濱州港2×3萬噸級碼頭及配套的防波堤一期工程,力爭防波堤一期工程主體建成,碼頭主體工程完成工程量的60%。開工建設北海新區臨港防潮堤一期工程并力爭完成主體。疏港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二期工程主體完成簡易路面,基本達到通車條件。開工建設套爾河大橋。開工建設規劃建設區內東西走向的中心大街。開工建設北海大街10公里東延工程至西港經濟園區套爾河大橋橋址,力爭主體完工。啟動西外環路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