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德州6月21日消息 20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黃河三角洲采訪考察團到達此次采訪考察活動行程的首站——德州,興致盎然地參觀了德州中國太陽城、樂陵希森馬鈴薯集團、魯西牛業公司、泰山體育集團等地,德州市在新能源開發、生態農業建設、新興產業發展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德州采訪中,我們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那就是整個市區,隨處可以看到四周許多樓房的屋頂上,密密麻麻的安裝著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在老城區的普及使用率已達90%,新城區幾萬戶幾乎達到了100%。目前,德州培植了皇明、億家能等太陽能行業知名企業,太陽能光熱產業與應用居全國乃至國際領先地位。德州目前已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基地,每年可向社會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超過300萬平方米,相當于節約54萬噸標煤、減排134.6萬噸二氧化碳。可以說,德州之太陽能路為解決日益嚴重的來自全球變暖的挑戰提供了一條可行易行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向記者介紹中國太陽谷的建設情況 秸稈、牛、廢水、沼氣、蘑菇、蚯蚓、保健品、蔬菜,你能把它們聯系到一起嗎?在魯西牛業,這些簡單的事物呈獻給采訪團的,是一個完整而周密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用玉米秸稈資源養殖魯西黃牛,牛肉銷售到市場,牛糞和屠宰的廢水用來生產沼氣,沼氣用來發電,沼氣渣用來養蘑菇,蘑菇的培養基用來養蚯蚓,蚯蚓用來制作中藥和保健品,蚯蚓糞用來制造飼料和活性復合肥,肥料返回到田間又培養出環保的蔬菜和農作物,再用農作物秸稈來養牛。參觀完整個流程,采訪團一行無不對這一富有創意而且高效實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嘆為觀止,而這只是德州構建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 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組成部分,慶云縣和樂陵市在黃三角的開發建設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機遇。《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以來,德州市一直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開發建設作為全市工作的重點、作為加快德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借勢黃三角,推動整個德州市的經濟跨越發展。 在西森馬鈴薯集團內培育的高效生態綠色馬鈴薯 采訪的時間是短暫的,但一路走來,每一個地方都給采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太陽城,我們看到了德州抓好新能源、推進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成果;在西森馬鈴薯、魯西牛業,我們看到了積極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決心;在泰山體育,我們看到了德州堅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突出地域特點,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支撐黃三角建設的行動。這一切,都是德州市始終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黃三角開發建設的主線的長期戰略的體現,因為德州人民明白,要建設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必須始終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絕對不能走先破壞再維護、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 德州,在黃河三角洲建設大潮中轉方式、調結構,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發掘新產業,尋求新突破。借勢黃三角,在優勢產業帶動下,實現更大的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