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新聞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十一五”青島文化建設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來源:青島新聞網數字報 2010-11-29 12:26:58

  如果說5年前,文化建設的筆墨在青島城市發展的恢宏藍圖上留下的還只是粗略的點線,那么在過去的5年間,便是這些點線不斷建構與豐盈的過程,它們不停地延伸與拓展,愈見清晰而又濃墨重彩地勾勒出藍圖中不可或缺的絢爛圖景。

  過去5年,青島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投入創下歷史新高,基本實現全覆蓋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城鄉居民切實感受到了什么是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過去5年,文化產業日益成長壯大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正向城市經濟支柱產業的目標邁進;過去5年,青島文化體制改革跨出堅實穩健的步伐,行政管理體制的突破性轉變與文化單位內部的機制創新引領了藝術創作與演出市場的空前活躍。副市長王修林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市全面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財政投入持續增加,體制改革整體深化,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齊頭并進,各項工作均走在了全國前列。

  文化行政管理體制實現變革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姜正軒日前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在最近的一次關于政風行風的民意調查中,市民對于文化行業的滿意率是100%。姜正軒認為,能夠得到普通市民的肯定主要得益于近幾年來青島自上而下不斷走向深入的變革,而且首先是來自行政管理部門職能和管理體制、方式的轉變。

  日前,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公布了一條市民舉報熱線12318,熱線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網吧、圖書報刊和電子音像產品市場,還有非法安裝的電視接收設備等。這些曾經分別隸屬于文化局、新聞出版局以及廣電局等不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監查執法職能,如今經過整合,全部由新組建的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來承擔。在實現全市文化市場統一執法的同時,也為有效獲取來自市民的監督提供了便利。

  過去的5年,青島文化行政管理體制實現了成功變革,與克服了交叉、多層、多頭執法的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的掛牌成立相得益彰,全新組建的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則有效地整合了文化行政管理職能,實現了全市文化行政管理的大部門制。由此,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方式明顯改進:政府的角色逐步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型,政策的引導成為其管理的主要內容,在“十一五”期間,文化相關政策的出臺達至空前數量。

  目前,全市已有32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獲得了具體的扶持和獎勵;市文化主管部門還組織協調了全市的8家金融機構,與15家本土文化企業簽訂了3.69億元的貸款合同。不僅如此,整合后的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還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在市行政政務大廳統一設立審批窗口;同時,經過整合的新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還撤銷、減少、合并、下放了30多項政府審批事項,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

  文化產業潛力凸顯

  2009年我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69.5億元,增長15.7%,占GDP比重達到7.5%。過去5年,文化產業猶如一匹黑馬,成為青島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文化在加快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方面發揮著愈來愈不可小覷的作用。

  青島文化產業項目已初步構建起了青島“一帶六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集中打造環膠州灣文化產業帶,重點建設市南文化創意、市北特色文化街、嶗山旅游文化、城陽樂器和工藝美術品生產、膠南美術品創作、黃島影視傳媒等六大文化產業集聚區。截至目前,青島已建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達121個。

  5年來,真正能夠代表青島文化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的便是日益凸顯集聚效應的大型產業園區的建設。目前,青島已先后建成了青島文化街、創意100產業園、世正樂器研發制造基地、達尼畫家村等30個文化產業基地園區。位于南京路100號的青島創意100產業園成為其中的“經典”范例,園區負責人、青島麒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斌告訴記者:“園區發展四年來,已有國內外80家創意企業入駐,帶動園區內就業3000余人。去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約3億元,并拉動了相關產業及周邊經濟發展。 ”

  城市文化品牌特色彰顯

  經過5年鍛造,為青島這座城市命名的“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和“影視之城”三大城市文化品牌,已為青島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而不斷累計的大型文藝創作品牌也加入其中,賦予了城市嶄新的文化個性特色。

  在成功舉辦了奧帆賽、殘奧帆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一系列國際帆船賽事的同時,“帆船”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代名詞,奧帆博物館、奧帆大劇場的建設并投入使用使這一命名得以延續,并發展成為城市特色。

  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全國小提琴演奏比賽和全國小提琴考級優秀選手大賽國內三大小提琴賽事落戶青島;一年一度規模不斷增長,今年吸引了3萬人參與的本土音樂節;青島交響樂團創建等……經過整整5年的打磨,音樂之島對于青島而言,已不僅僅是視覺形態上的概念,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熱愛音樂之島。

  鳳凰島影視傳媒產業基地、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中國國產電影交易中心等一批影視項目的相繼落成,已經在青島成功舉辦的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獎(金鳳凰獎)頒獎典禮、國際兒童電影節等重要影視文化活動,這些項目已漸漸衍生為都市影視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城市文化品牌已開始具有產業效應和經濟效益。

  而大型舞臺歌舞《蔚藍青島》,奧帆大劇場的常態演出《藍色暢想》等演出品牌則逐漸彰顯出青島演出產業和市場的無限潛力。

  公共文化建設惠及城鄉

  過去的5年是青島文化設施建設投入最為密集的5年,全市文化設施投入累計已突破30億元。在這5年里,青島基本構筑起了市、區(市)、街道(鎮)和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青島大劇院正式投入使用,其他主要公共文化設施幾乎全部進行了改建與整修。

  實際上,早在2008年底,青島3600個行政村中的任何一個村民就能在自己村里找到讀書看報、進行體育鍛煉甚至是上網的文化活動場所,因為從2005年到2008年底,青島提前兩年實現了文化部提出的“縣縣有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鎮鎮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動室”的目標。三年里,青島共投資4.64億元,用于改擴建了167處街道社區文化中心、84處鎮綜合文化站和3600處村文化活動室;而在同期開展的“捐贈圖書下鄉,共建農村書屋”活動中,共有57萬余冊圖書,被充實到這些鎮級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中。基層文化的建設還遠沒有就此止步。在硬件設施得以完善的同時,2008年和2009年,市、區兩級財政又分別投資1800多萬元,為市內四區449處街道和社區圖書室配送圖書雜志60余萬冊,并投資新建農家書屋1000余個……

  在市區,41處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和群眾藝術(文化)館免費向公眾開放,開放場館人流量平均增加20%以上;而且每年都有1000多場來自專業文藝院團的演出和數以萬計的群眾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活躍于廣場和社區。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十一五”青島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實現全覆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上虞市| 自贡市| 阳新县| 左云县| 越西县| 蓬莱市| 保靖县| 隆回县| 武城县| 罗定市| 遂宁市| 大渡口区| 沾益县| 鄂尔多斯市| 安溪县| 宿州市| 南通市| 安平县| 景泰县| 红桥区| 玉门市| 淄博市| 来凤县| 梁河县| 团风县| 于都县| 清河县| 贡嘎县| 新沂市| 吉木乃县| 双桥区| 凌海市| 靖远县| 政和县| 澳门| 昆山市| 浪卡子县| 郁南县| 玉门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