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是我市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間,在一系列及時、有效的扶持政策引導下,我市的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集約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路子,先后推動建設了12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現了2009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69.5億元,比上年增長15.7%,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成為青島新的經濟增長點。 營造環境“筑巢引鳳”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新局局長姜正軒表示,堅持規劃先行、政策支持、專項資金扶持、提供公共服務等辦法,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據悉,“十一五”期間,我市相繼制定出臺了《關于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8個文件,對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區域布局、重點行業等作出了統籌安排,推動了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同時,提供積極的金融扶持政策,落實了1億元文化支持資金;2009年,我市向32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安排扶持資金4060萬元,并組織協調8個金融機構,與15家文化企業簽訂貸款合同3.69億元,強力推動了全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而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力推進,重點培育的青島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老年生活傳媒有限公司、青島廣播電視報社傳媒有限公司等37家文化市場主體,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為文化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產業園區顯現集聚效應 今年10月27日,隨著一場美輪美奐的冰上芭蕾絢麗啟幕,島城市民期盼已久的青島大劇院終于展露芳容。這處占地面積大約6公頃的文化大項目,實現了我市文化演出場所檔次的提升與市民文化生活品質的提高。 同樣給“文化青島”建設帶來裨益的大項目不勝枚舉。早在2006年就正式開園的創意100產業園,剛剛獲得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評選的 “全國十大杰出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稱號,這家以“高門檻、低租金”原則奉行“蓄水養魚”理念的示范園區,如今招商入駐率達到98%,其中文化創意業態占93%以上,增加就業崗位2500多個,帶動周邊就業4萬多人,實現園內年營業收入2.8億元。 位于膠南市的達尼畫家村,早已實現了產學研一條龍,油畫作品暢銷歐美十幾個國家,每月出口油畫4000多幅,年創匯300多萬美元,呈現出“畫家成群集居,油畫成批出口”的“達尼現象”。 據了解,我市采取“騰籠換鳥”的模式,先后將原青島刺繡廠、青島醫療儀器廠、青島元通電子元件廠和顯像管廠、青島卷煙廠等一批老企業改造建設了創意100產業園、中聯創意廣場、中聯創意山谷2.5產業園、1919創意產業園等一批創意文化產業園區,形成了青島特有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同時以深入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打造環灣文化產業帶為契機,先后規劃并建成了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鳳凰島影視傳媒基地、青島國際動漫游戲產業園、世正樂器研發制造基地、達尼畫家村、青島翰墨泉圖書物流中心、創新科技數字娛樂產品制造基地、青島奧宇工藝品研發制造基地、韓家民俗村等21個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以青島文化街為代表的18條特色文化街區,則在探索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與都市新興文化產業有機結合的道路上,不斷迸發出生機與活力,大項目產業園區的集聚效應、規模效應正日漸顯現。 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相繼落子 青島的文化產業建設方興未艾。我市每年推動過千萬以上的文化產業項目50多項。2009年正式落戶青島、占地3000畝、一期投資50億元的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占地500畝、將打造現代度假旅游新概念的唐島灣海上嘉年華,以及板橋鎮中國秧歌城等正在建設當中的文化產業園(基地),都在勾勒著青島文化產業絢麗的明天。據悉,僅2010年,我市開工建設的文化產業大項目就達53個,總投資額393.55億元。 如今,我市打造出了影視傳媒、演藝娛樂、文化產品研發制造、動漫創意等八大文化產業集群,培育了8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文化企業,形成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好、綜合實力強的骨干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它們是我市實施龍頭拉動戰略,著力培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源泉。 在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帶動下,全市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并推動了“文化走出去”,主動占領了國際文化市場。據悉,目前我市外向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253家,文化產品出口額達到46億元以上,增長速度達到17%,其中青島電子數字娛樂產品出口、鋼琴樂器出口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兩位。 以大項目為引領的青島文化產業,顯然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重要的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