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身“斑禿”了/ 長春市民汪大爺有晨練的習慣,每天早晨到伊通河上新修的公平橋附近散步。最近,汪大爺不敢從橋下走了,因為橋墩表皮往下掉碎渣,連加固用的鋼筋都露了出來。 居民: 擔心該橋建筑材料有質量問題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伊通河上新修的公平橋,看到伊通河東側的橋墩已經用一張藍色的鐵皮圍起來,并用木塊固定,只留有一個人可以鉆進去的小口。被圍起來的地面上,堆積了大大小小的水泥混凝土塊。橋墩的水泥混凝土橋身已經向外張開,出現了一個約2米長的口子,橋墩外表皮已經脫落,用于加固的鋼筋和木板都露在外面。 汪大爺說,“這么大一座橋,咋會這么脆弱。”看到橋的現況,有人稱該橋為“橋脆脆”。“要是橋的建筑材料存在質量問題,那就太危險了。”正在鍛煉身體的張阿姨說,希望能盡早修好。 施工方: 不是質量問題 馬上處理 該橋梁施工指揮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橋身表皮脫落,并不是建筑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凍了一冬天,春天開化,在張力的作用下,橋表皮才會張裂。”在橋墩表皮掉落的第一時間,施工單位已經采取防護措施,用鐵皮圍了起來,避免意外發生。目前,此項工程還未完工,出現此類情況,是一種正常現象,施工方會及早解決此問題。 專家: 橋墩表皮張裂是正常現象 據吉林省交通集團橋梁專家陳立軍介紹,出現橋墩張裂現象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施工方偷工減料,施工方如果有此種行為,橋墩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力,所以一般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另外一種可能是水泥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在打完橋做固定的過程中,橋要有一段養生期,如果在水泥混凝土型號調和中,強度未達到標準,就很容易出現橋表皮張裂的現象,所以出現張裂現象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實習記者 李娜 ?趙毅亮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