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由] ????近年來,住房難問題一直是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房價始終居高不下,節衣縮食一輩子供一套房子,最終還是成了“房奴”,這是很多普通群眾住房情況的真實寫照。 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土地資源和房屋供應日趨緊張,普通群眾收入增長遠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解決普通老百姓“住房難”的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并成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將會給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甚至是社會穩定帶來嚴重的影響。去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等宏觀調控措施,重點是建設城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成為縮小貧富差距、穩定社會秩序、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重要舉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也開始變味,資金不足、地方政府貫徹不力等問題也開始顯現。亟待進一步規范加快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 ????[案據] ????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買房難、住房難的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居者有其屋”、安居樂業,是各級黨委、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自從1998年中國房改啟動以來,福利分房的舊體制被迅速打破,但“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的最初房改思路,也在房價不斷飚升中迅速走樣。10年房改,形成了“市場甩掉保障遠遠跑在前頭”的格局,地方政府出讓土地的成本價格越來越高,房地產開發商則將高昂的土地成本以高房價的形式轉嫁到了廣大購房者身上,追求高額暴利,新建房屋動輒7000元、8000元甚至上萬元的價格遠遠超出普通購房者的承受能力,一方面是新建樓盤不斷開盤,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買不起房,住房難問題已經逐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為解決住房難的問題,2007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24號文件),其核心內容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為重點、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出臺十項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第一條就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我國新一輪以擴大內需為基礎的經濟刺激計劃,包含了高達9000億元的提振房地產投資的措施。隨后一大批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成推出,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2008年,北京第一批限價房搖號配售完畢,14058戶限價房配售家庭中,竟有2794戶家庭放棄了選房。其他城市保障性住房這種現象也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房屋地處偏僻、配套設施缺乏。群眾在搬入新家后,陷入了生活不便的困境。二是醫療條件差、入住率不足 。新社區附近往往沒有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給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的就醫帶來了實際困難。三是生活配套設施滯后。保障性住房多數存在生活配套設施滯后、入住后生活成本大幅提高等因素,“居住鬧心”。以上情況提示我們,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不是要以改善百姓住房條件為終極目的,而是應以提高百姓實際生活水平為目標。 ????保障性住房能不能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關鍵問題在于各級政府的實際投入和決心有多大,是不是真的有所作為。 ????1、制度不完善。全國仍有許多城市尚未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導致覆蓋范圍不夠廣,而且相當數量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進展緩慢,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2、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我國部分城市尚未建立穩定規范的資金渠道,面對未來3年年均700多億元的投入,保障性住房的資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城市建立了制度性的財政資金供應計劃,多數城市依靠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售房款的余額部分作為廉租住房資金來源的主渠道。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土地出讓收益和凈收益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所得資金對未來大規模的廉租房建設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3、住房保障法規體系不夠完善。我國已出臺的《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對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不夠健全,尚不能有效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權益。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標準和住房困難標準還不完善,缺乏規范詳細的保障對象檔案,申請、審批、退出機制不完善。 ????4、面向低收入家庭的房源不足。隨著各地舊城改造的推進,市場中可供租賃或者購買的小戶型、低價位房源日趨減少,難以找到合適的房屋。 ????5、地方政府的決心不夠。很多專家認為,對地方政府而言,廉租房建設在經濟上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所以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有沒有這個決心。 ????[方案] ????1、落實省級人民政府對所屬城市人民政府目標責任制管理。將保障城鎮低收入居民的基本居住條件列入政府的職能,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將是否落實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制度和解決城鎮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難列入各級政府年度工作政績考核范疇,對政府官員構成強制性約束力,使政策不被架空。 ????2、確保廉租住房資金來源。國家應出臺相應政策,確保地方政府城鎮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財政預算安排資金到位。地方財政要將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保障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安排,同時提高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保障資金比例,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努力建立以財政預算為主、多元化籌措的資金渠道,形成穩定的資金來源。 ????3、努力增加房源。采取政府新建、收購、改建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供應。落實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資金及土地供應。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用地優先安排、保證供應。新建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主要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區中配建,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購,也可以集中建設。同時,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建設中小戶型住房出租。 ????4、合理確定保障對象和標準。參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住房價格水平,開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狀況調查,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檔案,制定好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標準和住房困難標準,嚴格把關,嚴格審核,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平均租金、保障對象的經濟承受能力確定每平方米補貼標準。 ????5、逐步擴大保障范圍。目前,多數低收入家庭既無力購買經濟適用房,也不能享受廉租房保障,缺乏政策支持。各地政府加強住房保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完善相關政策,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依法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權益。健全住房保障管理體制,落實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管理機構,完善申請、審核和公示制度,滿足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要。 |
上一篇: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管理
下一篇:加強社會治安整治 保障公民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