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盧文煥當年獲特等功臣時披紅戴花的英姿(翻拍) 憶 兇殘匪首,解放軍兩次圍捕未果 偵察員出身的盧文煥也在剿匪部隊里,戰友認為他有勇有謀 豫西匪首李子奎,“成就”了盧文煥的特等功臣英名。 說起李子奎,三門峽尤其是靈寶一帶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田改來等人告訴記者,靈寶、閿鄉(后合并至靈寶縣)兩縣地處豫陜晉三省交界,山大林密,舊社會常有土匪活動 據傳,李子奎有“三不離”:一是離不了那匹小黑馬,二是離不了他的三房太太,三是有把手槍從不離身。當地人最怕李子奎笑,一笑,他就要殺人。記者在靈寶市檔案局查閱文獻,據載,1930年,李子奎匪幫被國民黨部隊收編。1947年10月,李子奎乘解放軍主力東移之機,瘋狂殺害靈寶解放區土改工作隊干部等,制造了駭人聽聞的“靈寶慘案”。李落網前,是國民黨胡宗南所部“匪新一師師長”,“是罪惡慣匪,洗劫人民長達25年之久,身負500條人命血債”。 1949年6月初,駐扎在靈寶、閿鄉縣的國民黨軍另一部隊起義,李子奎向胡宗南告密,并率部突襲靈寶縣城,使起義計劃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當地解放后,李子奎率殘部逃進深山,繼續為非作歹。 堅決、快速、徹底地肅清匪患,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任務和廣大群眾的強烈愿望。同年7月,豫西剿匪戰斗打響,三戰三捷,但豫西最大的土匪頭子李子奎仍負隅頑抗,部隊兩次圍捕未果。 盧文煥就在剿匪部隊中。據田改來回憶,他和盧文煥在1947年同一天參軍,當了陜州軍分區閿鄉縣大隊的偵察員。盧文煥從小失去父母,參軍前給地主當長工。“我倆參軍第三天轉戰伏牛山時就與敵人大部隊遭遇了。我們只有11人,多虧有文煥臨時指揮,但最后還是有6名戰士犧牲。敵人火力太猛、人太多……” 田改來還回憶,在欒川縣的一次轉戰中,部隊急行軍,不少戰士忍痛扔了干糧袋。盧文煥悄悄撿起干糧袋,負重急行。正當戰士們又累又餓時,掉隊的盧文煥趕了上來,戰士們歡呼雀躍。 靈寶市檔案局珍藏有一份《建軍報》。《建軍報》是解放軍華中河南軍區政治部主辦的軍內報紙,這份1950年3月18日出版的報紙,頭版刊登了通訊《活捉大匪首李子奎的特等功臣盧文煥》。結合該通訊和有關黨史資料,記者了解到了盧文煥生擒匪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