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4月17日“國十條”調控政策出臺一年之際,市場又接收到了中央對房地產調控決心的再次表態。4月14日,《華夏時報》記者從住建部一位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新一輪房地產政策調整也已經箭在弦上。
而在連續三輪房地產調控之下,全國房地產市場對于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已經微微扭轉。對于開發商來說,在一季度業績大增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著巨大的存貨壓力。
仍有儲備政策
4月11日,國務院派出的16個房地產調控專項督查小組已經抵達各目標省市。而與此前督查不同的是,此次督查組全部由相關部委的部級領導帶隊。
同一天里,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帶隊奔赴陜西,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的隊伍抵達浙江,監察部副部長屈萬祥一行到達安徽。與此同時,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率領的國務院督查組也已啟動對于北京的督查。
“這次督查的主要目的是各地的保障房建設和房價控制目標,另外,也是對原有的調控政策執行情況的調研。”住建部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督查結束后,根據督查情況,中央很有可能盡快開始新一輪政策調整。”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國務院整個督查工作將在4月20日左右結束,相關督查報告匯總后將上報國務院,并酌情對社會公布。
而據這位住建部內部人士表示,下一步政策調整一方面將借鑒目前在調控上有所成效的地方政策進行全國推廣,另一方面,目前包括住建部、國土部等相關部門仍有政策儲備,下一步將主要圍繞土地出讓政策、開發商拿地門檻等方面進行政策調整,對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實進行明確要求。另外,他表示,相關部門也不排除對房價進行直接干預。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此次大規模的各地督查和未來的“新一輪”政策調整與決策層“兩會”后多次施壓有關。
4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鞏固和擴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堅持調控方向不動搖、調控力度不放松。而在此前,決策層也多次釋放信號,敦促各地落實中央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地方政府提出問責制。
“綜合這一年來的調控,可以看出中央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決心是很大的,但是目前看來成效并不明顯,”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向本報記者表示,“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繼續進行政策的調整是非常有可能的。”
“二季度降價無懸念”
調控是否取得成效,數據似乎是最好的證明。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以19679元/平方米的數值環比2月下降了26.7%,同比下降了10.9%,自2009年9月份以來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首次同比下降。
但事實上,局勢卻表現得有些微妙。業內普遍對北京房價3月份環比下降26.7%這一數據表示懷疑。“政府部門通過不發放高端樓盤的預售證來做低均價數據”的說法在坊間流傳得越來越真實。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盡管與此前幾個月相比銷售有所放緩,但一季度同比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都出現大幅增長。其中,作為房地產企業龍頭的萬科地產一季度銷售業績繼續領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303.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55.1億元,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分別大增145%和135%。
“房地產調控一年中,對銷售來說最明顯的變化是環境的惡劣,但根據項目不同情況也不一樣,有的項目仍然賣得不錯。”北京萬科銷售總監肖勁對本報記者表示。
但事實上,開發商也已經預見到此次調控的持久性對市場的影響。“目前我們的價格仍然保持穩定,但存貨壓力還是有的。”遠洋地產北京一項目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從上市房企2010年年報的數據來看,開發商大量資金已經開始被存貨所占據。
毋庸置疑,降價的預期已經出現。近期央行再次啟動加息,仍將對房價和樓市成交造成一定壓力。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目前市場各方對房價走勢的判斷逐漸趨于一致,二季度房價下降已無懸念。”
分析稱地方政府掣肘調控
事實上,這是力度空前的房地產調控年,幾乎動用了各種可用的政策工具,信貸政策、住房保障政策、土地政策、預售制度、行政監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0年4月17日,被稱作“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國十條”出臺,成為國內房地產市場“名副其實”進入調控的開始。
“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這是2010年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目標。然而,結果卻并不能令各方都滿意。到2010年9月28日,國務院又出臺五項措施,但仍然是延續了“國十條”的思路,以強化政策落實力度為主。而這一次“行政限購”成為政策調控的主要手段,此后的1個月內,全國近30個城市都陸續出臺了“地方調控細則”。
但事實卻并不如人所愿,到去年年底,樓市成交再度出現回暖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12月全國樓市銷售量和銷售額環比均出現大漲,并雙雙創下2010年全年成交的最高值。
為此,今年1月底,國務院又出臺了“國八條”,這被認為是針對房地產市場的第三輪調控。
“綜合房地產調控一年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中央調控的初衷是好的,但總會有一些掣肘的力量。”業內一位知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其中,地方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比較明顯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從去年“國十條”后地方細則的難產,到去年五項措施實施后各地對保障房建設的推諉,再到如今房價“漲幅”目標的制定,按照上述人士的說法,“地方政府在這一年調控期中的決心并沒有那么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