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表性。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陳分新說,過去5年來,村里原來的泥路硬化變成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更加方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老人高興地說,黨的政策好,真想多活幾年!” “十一五”末,王院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比上一個5年的3000元顯著增加。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較大的改善,現在全村80%的農戶家住上了磚混結構的房子。各種保障機制不斷建立健全,農民享受到 近年來,為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國啟動新一輪醫改、實施教育改革、啟動一千萬套保障房建設、積極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加強社會管理。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經濟規模穩步擴大,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和投資占全國的比重持續上升,區域發展呈現出協調性增強的趨勢。同時,民生不斷改善,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楊信禮說,當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資消費出口比例失調,結構調整進展緩慢,創新驅動作用不明顯;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勞動力成本趨于上升;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安全面臨挑戰;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才能攻堅克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奮斗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