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青島市首個開工建設的地鐵車站,河西站的工程進展人們頗為關注,目前這里的地鐵已挖到什么程度了?有沒有遇到困難?昨天,記者隨同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河西站,探訪后得知,河西站的隧道施工遇到了富含地下水的砂層,遇到這種“軟骨頭”增加了施工困難,目前施工單位正在采取新的工藝確保施工安全。 據中鐵隧道集團河西站項目部副總工程師施龍焱介紹,河西車站全長199.15米 記者沿著樓梯來到了河西站的站廳里,發現這里已經封頂,施龍焱介紹說,河西站是地鐵一期工程22個站點中首個封頂的車站,站廳的建筑面積達到了1.2萬平方米。沿著站廳里的樓梯記者下到了地下兩層,這里將來就是地鐵的站臺,市民乘坐地鐵將在這里候車。在站廳旁,是右線和右線隧道的施工現場。施龍焱介紹,保兒站至河西站區間隧道橫斷面為馬蹄形斷面,采用暗挖法施工。 記者在河西站看到的是隧道開挖的一個工作面,在楊家群附近,施工單位還打了一個豎井,通過這個豎井分別向河西方向和保兒方向開挖,“河西站至保兒站之間的區間隧道采用的是兩頭開挖的方式,這樣可以加快工程的進度。 ”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河西站區間隧道的地質條件復雜,除了大部分為花崗巖外,還有沙土層和粘土層。 “軟骨頭”里富含地下水 河西站開挖的隧道內部為富含地下水的砂層,由河西站向南的170米,地下全部為這種砂層結構,施工難度很大。 “由于地質條件復雜,這里的隧道開挖每天掘進的距離不到1米。”目前,富水砂層段的隧道開挖已完成了60米,還有相當多的“軟骨頭”需要“啃”。 由于河西車站地處張村河和楊家群河的匯流區,地下水比較豐富,在前期進行地質勘測時,發現地下四五米處就是含水層了,而且含砂量比較大。實地開挖時的確如此,而且,近期由于降雨較多,開挖時砂層中含水量比平時更多。施龍焱介紹說,如果開挖時,不提前進行止水處理,隧道內一天流出的水量大約有1000噸。現在采用了新的工藝止水后,每天仍有20至30噸的地下水流出。 “止水時不能把水全止住,否則止水層承受的壓力太大,我們采取的是疏堵結合的方式。 ”他說。 記者在隧道內看到,在開挖斷面,有一股水流正在嘩嘩地流出。工人們都穿著雨靴在干活。隧道的地面上一側挖出了專門的排水溝,這些地下水順著排水溝流出。隨后用一臺抽水泵把流出的地下水打到了附近的貯水池中。貯水池就建在左線和右線隧道的兩個隧道口的中間位置,“這個貯水池是專門用來存放地下水的。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由于地下水里的雜質較多,因此我們先要把水進行沉淀。 ”施龍焱介紹說,在貯水池中經過兩次沉淀后,再把這些水打到市政排水管道中,通過排污管網排放。 “地下水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么多的地下水含量,在其他城市的地鐵施工中也不常見。 ” 隧道頂部8米常跑大貨車 除了地質條件特殊外,河西站隧道開挖還有個難點。車站附近就是青島果品批發市場,每天黑龍江路上都有大量的運送水果的大型貨車經過。而地下的隧道頂部距離路面只有8米,埋深相對較淺,對施工安全也是一個考驗。(記者 蘆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