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疑問1實地考察過的,都成了“百強縣”? 根據公開的信息,劉福剛至少曾數十次到全國各地考察縣域經濟,幾乎每次都會得到當地縣委書記的親自接待(如上圖,圖片均來自各地政府網站)。 劉福剛表示,自己并未“親自考察”我國全部2001個縣。從2001個縣中選出“百強縣”,主要依據公開發表的經濟數據,實地考察則是為了檢查它們的“富裕、幸福、環境”等方面情況。 對于“考察過都 然而,記者查閱山東博興縣政府網站,在劉福剛去考察的2009年,該縣評上了當年的“百強縣”。該縣今年確實未評上“百強縣”,但該網站同樣未出現劉福剛今年“考察博興”的報道。 疑問2“百強縣”評選果真不收費? 面對“百強縣”是“脊梁獎”的質疑,劉福剛認為,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鞍購娍h”評價堅持的原則是“三不原則”,即不收費、不發證、不授牌。“我們不向參與評價的縣收取任何費用”。 有網友指出,作為一家民間機構,如果完全不收取費用,機構的日常運營費用從哪來?特別是劉福剛本人曾多次帶隊赴全國各縣實地考察,該部分費用又由誰承擔? 劉福剛解釋說:“研究所平時是靠做課題賺錢,有政府機構和企業資助我們做課題。” 當被問到具體由哪些企業或政府機構資助時,劉福剛進一步解釋說:“百強縣并不是任何企業資助的課題,但這個評價結果對我們做一些課題是有幫助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