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市場星報 合肥重達數百噸的“貝雷梁”傾斜歪倒 3人住院 官方稱是正常的破壞性試驗 昨日上午7時30分許,省城包河大道高架跨繁華大道下穿橋一截在建“貝雷梁”發生險情,重達近300多噸的“貝雷梁”發生傾斜,笨重的鋼梁朝東側發生嚴重歪倒。記者調查得知,傾斜時導致在梁內施工的十多位工人受了驚不小,其中6人赴醫院檢查救治,有3人已入院,1人因手臂粉 馬芹芹 慈翠 記者 張敏 劉甜甜 /文 黃洋洋/圖 突發險情:梁體如排山倒海般傾斜 記者進入施工現場時,發現該工地正在熱火朝天正常施工中,發生險情的“貝雷梁”是一截橫跨繁華大道下穿橋的南北縱向梁體,均為貝雷架片組裝成的桁梁,梁間多以發窗為連接構件,用螺栓固定住。 記者目睹到,該龐然大物般的梁體朝東側傾斜歪倒,這一截梁體間縫隙大若可容人自由鉆入。由于呈排山倒海般轟然傾斜和歪倒,部分貝雷片受擠壓已經嚴重變形。在梁體一旁,一輛大型吊車正在輪番將梁體面上的重石緩緩施吊,放到地面上。但記者獲悉,該梁體經過工人20多天緊張施工,在4日才成功合龍,不想在合龍后,次日就發生傾斜險情,這也導致工人二十多天的辛苦打了水漂。 事發當時 :十多人正在梁內擰螺栓 知情人士介紹,該梁體發生傾斜繼而歪倒,幾乎是一瞬間的過程,沒有任何征兆。據工人描述,梁體傾斜在扣近地面上時,發出的巨響連帶著地面一陣抖動,場面極其危險。 “當時在梁內還有十多個工人在施工,主要就是擰螺栓,以固定梁體。”一名在此看守的目擊者稱,傾斜事件發生后,陸陸續續有不少工人從縫隙里鉆出,已經嚇得喘著粗氣,之后,工人聚在一起,開始清點人員。 醫院采訪:三人入院救治一人骨折 隨后,記者來到合肥市友好醫院。據急診科醫生李正介紹,當天上午確實收治了好幾個被擠壓受傷的民工,已有多人出院觀察,但有三人已經入院救治,“其中一人骨折,正在手術中。” 在5樓外科病房,記者找到了兩名受傷入院的傷者,許小雷和朱治強因不同程度擦傷,已經接受輸液治療。據主治醫生介紹,這兩人傷勢不重,但都反映有頭暈嘔吐的異常狀況。而另一名為來自宿遷的周武師傅由于擠壓受傷,導致右手肘部一下粉碎性骨折,目前正在手術植入鋼板治療。醫院李院長介紹,在接到施工方負責人打來的多人受傷電話后,院方派了救護車前往地點,而工地已經安排面包車將傷者集中送往醫院途中,最終在馬鞍山路高架上成功轉接了這些傷者。 官方發布:這是一次正常的破壞性試驗 上午11點,合肥市重點局和工地負責人陸續向記者介紹了情況。合肥市重點局包河大道高架項目負責人江浩稱,從目前來看,發生傾斜的貝雷梁屬于一次正常的破壞性試驗。據其介紹,該包河大道高架第二聯跨繁華大道下穿橋貝雷梁在進行超負荷預壓試驗,同步收集相關技術參數。 這截貝雷梁長跨38米,重達數百噸,面對根據記者描述的試驗石一事,江浩作出了以下解釋,“試驗石塊每塊重達2.5噸,在梁體上一共堆放了十多塊,重近15噸,堆放的目的就是為了測量梁體的承受能力,堆放石塊的試驗在工地上十分常見,而且是施工中必須工序。” 昨日,記者從合肥市政府新聞辦獲知,包河大道高架橋“倒塌”事故,系工程試驗。該試驗被安排在最不利工況下進行,后預壓時支架發生傾斜,針對該測試情況,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不受任何影響。預壓試驗為橋梁建設過程中的必須工序,屬于正常試驗。在超負荷預壓試驗過程中,一人不慎被擦傷,另有兩人因受驚嚇感到身體不適入院觀察。 記者調查:疑與試驗石塊受力點不均有關 合肥市重點局副局長張家祥介紹,此次傾斜原因可能與試驗石堆放不妥有關。“因為該地段環境比較復雜,橋下就是繁華大道下穿橋,在進行試驗中,需要搭建承重基點,但梁體跨度確實比較長。” “在碼放試驗石塊過程中,由于屬于機械施工,這些石塊可能是不對稱堆放,導致受力點過于集中,無法保證梁體壓力施加平衡,導致預壓時支架發生傾斜。” 預壓試驗為橋梁建設過程中的必須工序,屬于正常試驗。據施工方人員稱,該段梁體選擇貝雷梁假設就是考慮到環境的復雜性,“其他梁體都是采用腳手架搭建”。 據了解,在包河大道高架橋施工工程中,一共有39聯類似的梁體,但發生傾斜的卻是施工工程中最后一截梁體,也是最后一次超負荷預壓試驗,此前從未發生過如此狀況。 質疑1:為何預壓試驗中有多位工人在施工? 經過對僥幸逃脫和傷者的復述,都一致表示,雖聽聞過預壓試驗,但當日有十多個工人在梁內正常施工,他們的任務很簡單:擰緊螺栓,從而固定“貝雷梁”。 巨型試驗石塊在夜里已經堆放在梁上,那么在這場被認定為破壞性試驗過程中,為何會還會有工人“鋌而走險”貿然上工,是施工方的一時疏忽還是根本沒有意識到試驗后的結局? 質疑2:真實傷者數字為何最終才被澄清? 起初明明表示只有“一過路工人不慎被擦傷”,傷勢無大礙,已經返回住處,這也作為上午在項目部發布的原始材料。為何記者會順藤摸瓜在醫院找到三名傷員,其中一人傷勢嚴重,這些情況最終在上報的材料中被澄清,“一人不慎被擦傷,另有兩人因受驚嚇感到身體不適入院觀察”。 真實的傷者數字甚至連最初公布該起事件的重點局工作人員都不知情,受傷人數是被施工方刻意隱瞞還是另有隱情?最終重點局表示,就傷者人數還要和施工方進一步調查、核實。 質疑3:高架橋竣工通車日期會不會被延誤? 此番“破壞性試驗”已導致原先的貝雷梁已經宣告結束,即將安排人員進行拆卸重建,如此一耽擱,必然要耽誤不少時日,包河大道高架竣工通車日期會不會被延誤? 據重點局負責人介紹,該起事件屬于預定計劃之中,一切都在預定工期之內,待拆卸后立即安排重建,“還會進行預壓試驗,確保高架下步混凝土箱梁澆筑施工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