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市積極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市民創造了便捷、舒適的乘車環境。
線網優化,出行更便捷
在五四廣場一座寫字樓里工作的朱小姐家住城陽,雖然家離工作單位很遠,但朱小姐每天早上并不需要一大早起床上班,因為,乘坐502路公交車不用一個小時就能從家里趕到公司。這要是在兩年前,從城陽到市區可要倒好幾次車,
“十一五”期間,我市新開辟、調整公交線路130余條,增加線路長度達720公里。目前,公交線路由五年前的134條增加至 170條,增 長24.37%;全市公交車輛由五年前的3447輛增加至近 5000輛;公交線路總長度由2884公里增加至3615公里,增長24.91%;年客運量6.51億人次增加至 7.23億人次,增長11.05%。
“十一五”期間,我市加快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步伐,對公交線網在郊區布局進行了統籌規劃。嶗山、城陽、李村客運班線順利推出,開辟公交線路20條、調整公交線路5條,投入了270輛公交車,擴大了城陽、嶗山區的公交覆蓋面,開通市區至高新區公交線路,近郊居民的出行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提高了城市公交的普惠率。青島至黃島海底隧道建成后,將開通主城區至黃島的公交線路,實現城市公交七區統籌。
目前,我市已經形成結構合理、設施完善、出行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達到了城市公交的“三個一”標準,即“從居住地點出發一華里范圍內有公交車站”、“從市區內甲地到乙地最多換乘一次車”、“從市區內甲地到乙地不超過一小時”,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市民便捷出行的需要。
加快更新,乘車更舒適
“十一五”期間,我市制定了《青島市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運營成本費用評價辦法》和《青島市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企業政策性虧損補貼核定辦法》,公交政策性虧損全部由市財政進行補貼,將公交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納入了政府財政體系。稅費改革后,嚴格落實了中央油價補貼政策。
我市將更新公交車列入政府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辦好的實事,五年來,共計投入10.54億元,更新低排放、大容量的公交車2664輛。目前,我市國Ⅲ排放標準的公交車已達到3146輛,占總車數的80%以上,公交車老、舊冒黑煙的狀況得到了根本的好轉。目前,我市公交車輛在舒適程度,安全性能、排放標準、外觀形象上均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此外,目前市區約400余公交車采用了電動、電力和天然氣等新能源。
與此同時,積極推進3G技術在公交車上的應用,完善車載錄像監控系統,在部分線路區域集中調度測試,進行智能調度系統升級試運行。
“十一五”期間,我市加快推進公交停車場規劃和建設,共投資2.6億元,建成投入使用12處公交停車場,提供公交停車位1661個,公交車占路擾民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服務提升,市民更滿意
五年來,我市實施公交低票價制,全面落實老、殘、幼等特殊群體乘車的優惠政策,公交服務質量和安全營運程度逐年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達到30%以上。
2010年3月底,我市開始發行集公交IC卡和小額消費功能于一體的“琴島通”卡。截至目前,“琴島通”卡發售量已達110萬張,今年底將完全取代原公交IC卡的功能。“琴島通”卡主要應用于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等市內6區和膠州市共4500余輛無人售票公交車上以及乘坐出租和小額消費等,市民使用更方便。
隨著公交優先政策的逐步落實,公交企業把提高服務質量作為工作重點,規范服務,倡導文明,涌現出了“日新巴士”、“溫馨巴士”等全國知名公交服務品牌。
為了提高公交服務質量,青島公交集團、交運集團等企業公開向社會承諾,制定了有償舉報措施,對公交營運中的服務質量、營運質量及管理質量廣泛接受乘客監督和輿論監督。積極開展文明線路、文明車組及青年文明號等創建活動,提高行業服務水平。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公交安全行車、營運服務等熱點問題,嚴格治理公交車爭道搶行、闖紅燈、超速行駛、不規范進站等不文明行為和違規操作現象,加大對不文明行為和違規操作現象的處罰力度,城市公交行業綜合服務水平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