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北區臺東街道步行街社區提起“周大姐”,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夸。在大家心中,她是熱心公平的社區調解員,她是閑不住的樓組長,她還是樂觀向上的抗癌明星。
63歲的周珍香是一名普通的黨員,在查出乳腺癌后,她沒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選擇繼續當樓長管“閑事”,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服務社區居民,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了一批人。2009年在街道辦的支持下,她成立了 “周大姐調解室”,已成功化解了
從今年4月開始,我市以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以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載體,在全市2.9萬個基層黨組織和61.8萬名黨員中深入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一個追求先進、崇尚優秀的熱潮正在全市蓬勃興起。
品牌理念植入黨建
根據新時期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借鑒現代管理理念方法,我市在全國首創性地將品牌理念植入黨建領域,著力打造“1+8+X”的黨建品牌體系,切實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1”就是將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作為全市黨的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的總抓手、總載體,組織動員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共同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8”就是立足行業實際,針對農村、社區、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高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八大領域和行業的特點,分類提出爭做帶頭致富、促進和諧、創業立功、服務群眾、科教興市、愛崗敬業等八類島城先鋒。“X”就是各級黨組織以“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統領,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培育打造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
目前,全市涌現出“把第一時間交給群眾”、“黨情傳四海”、“黨情暖民心”、“振超效率”和“吳岱華先鋒崗”等一大批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個人黨建品牌,形成了“一條主線穿、各自放異彩”的創建局面,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贏,推動了創先爭優活動在各個行業領域深入開展,黨建品牌出生產力、出戰斗力的作用日益凸顯。
全市廣大黨員積極響應市委發出的“島城先鋒進社會、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號召,亮身份、做承諾,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廣泛開展了結對幫扶、走訪慰問、志愿服務等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全市各級先后選派2萬余名干部擔任民生聯絡員、社區指導員,為群眾辦各類實事 26000余項。
經濟建設主戰場顯身手
我市堅持圍繞中心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學發展上來。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市創新開展了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服務企業工作,著眼于幫助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采取選派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擔任企業“聯絡員”的辦法,從2009年開始,連續兩年選派120名局級領導干部和21名處級干部幫扶企業,幫助解決了300多個涉及土地、項目、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受到企業普遍歡迎,已成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制度性安排和組織部門的經常性工作。
我市開展了項目建設年主題實踐活動,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任務和主攻方向,引導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著力做好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大院大所,謀劃“十二五”發展等重點工作。在大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級黨組織通過把支部建到項目上,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等措施,組織廣大黨員沖鋒在前,發揮表率作用,有力推動了重大項目建設。
在企業發展中,各級黨組織通過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競賽,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品牌工程、黨員攻關項目,爭當技術標兵、創新能手等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生產經營、科技研發、開拓市場、提高效益中的示范作用,推動企業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斷提升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統籌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優化組織設置,進一步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
適應農村產業發展方向,我市探索建立“強村+弱村”、“強企+弱村”的聯合型黨組織375個、“支部+協會”的拉動型黨組織297個、中心社區服務型黨組織87個,進一步增強了村黨組織服務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
為適應城市街道區域化黨建工作新要求,我市探索建立社區網格黨委160個、黨支部1535個、黨小組4849個和商圈網格支部12個、“夕陽紅”等各類特色黨支部315個,基本實現黨組織在社區的全覆蓋。
為適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發展實際,我市成立了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委和社會組織工委,深入開展了“三抓一促”活動,通過行業統建、區域聯建、掛靠組建等方式集中組建黨組織,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應建率和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組建率均達100%。
此外,我市還改進選拔方式,積極推進“三推直選”試點工作,大力實施“金鳳工程”和“經濟能人治村”工程,通過海選、選派等措施,選拔一大批致富帶富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
我市還把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作為長期的戰略性任務,每年從市管黨費和市財政拿出100萬元作為村干部培訓的補充經費。今年在市委黨校先后舉辦8期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培訓黨組織書記960多名。加強后進村班子整頓,按倒排3%的比例確定500余個后進村莊,集中進行整頓。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基層黨建工作運轉保障機制,妥善解決基層組織活動經費,從2010年開始,市財政劃撥的社區工作專項經費標準達到每年每百戶居民6000元,市、區兩級財政共達到每年每百戶12000元;投入3000多萬元,對392個不達標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重新修建,目前全市5455個村莊已全部建立了90平方米以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