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后故事 為啥只擺4個餑餑 劉愛芳說,一周前她就開始準備做餑餑,將餑餑做熟簡單,可在上面畫圖案就不那么容易了。一般每個香餑餑重約4斤,有仙桃饃、盤龍饃和圓花饃等多種花樣,漁家婦女們用食用染料在餑餑上描繪出龍飛鳳舞等圖案。這些香餑餑每個售價60元,每到祭海節都備受歡迎。而漁民祭海有個講究,就是每條船擺供品時,一定要用四個香餑餑,這代表漁民出海時四平八穩、永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百種風味小吃嘗過來 漁民劉開明告訴記者,祭海前幾天,村里的船老大們已將龍王廟四周清潔一新,掛上大紅燈籠,扎起了龍門,各家各戶在影壁上貼滿紅彤彤的對聯,海灘邊還搭起臨時戲臺。記者在周戈莊祭海會場看到,各地小吃商家已安營扎寨,為各方游客備好上百種風味小吃。 昨天下午,記者在海邊看到,上百艘漁船“一”字排在海灘上,船頭都貼上福字和祈求平安的大紅對聯。漁民劉紅明稱,往年祭海后就出海捕魚,今年要推后幾天,因為海洋資源枯竭,現在出海的漁民少了,很多養殖戶也加入到了祭海的隊伍。市民想吃本地海鮮,還要再等幾天。 據介紹,每年3月也就是谷雨前后,漁民各家各戶便選擇黃道吉日,擺供放鞭炮開始祭海,以求出海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祭海說是一天,實際上也就是幾個小時,后來,田橫鎮政府將漁民集中起來一齊舉行祭海活動,并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今天民俗風情味十足的民俗節日,沒想到這樣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各地游客前來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