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買來的奶粉運輸途中“爆罐”怎么辦?一次買多少進口奶粉最合宜?
哪種包裝比較“結實”?金屬罐或塑料袋裝的
“奶粉君”的這篇微博真是說到了眾多“海淘媽媽”的心坎里。網友“如意媽”告訴記者,自己也曾海淘過奶粉,雖說“奶粉君”說的“爆體而亡”的慘烈沒有經歷過,但漏粉的“輕傷奶粉”自己卻碰到過不少回,因為擔心跟賣家溝通太麻煩,而且郵費折騰來折騰去也不便宜,每次都只能自認倒
“奶粉君”提醒海淘奶粉最好購買金屬罐包裝或是軟質塑料袋封裝的奶粉,因為這兩種奶粉在運輸中比較不易發生破損。不僅如此,選擇一個可靠的賣家同樣很重要,在購買時一定要督促賣家做好奶粉在運輸途中的保護工作。
奶粉破損找誰維權?要學會看清單
如果收到的奶粉出現破損,“海淘媽媽”又該如何維權呢?“奶粉君”首先教你學會看清單。看看隨郵件一起送到的,有沒有一張CN24通知單,也就是郵局開具的“郵件破損記錄單”。這份記錄單的作用在于,說明這個郵件在入境時就發現了有內件損壞,在郵局工作人員(代理人)與海關工作人員(監管人)的共同見證下,對郵件內件破損情況作出記錄,并且由郵局工作人員與海關工作人員簽字證明。
如果媽媽們查找發現有這樣一份記錄單,那么就說明內裝奶粉在進入中國前就發生了損壞,那么媽媽們即可憑借這份通知單,向賣家進行索賠,再由賣家負責向境外郵件承運人要求賠償。所以媽媽們一定要事先溝通,讓賣家要負起對奶粉進行充分保護加固的工作。
如果沒有發現“郵件破損記錄單”,卻發現了商檢清單或是海關的查驗通知單,那就說明這個郵件在境內被郵局打開和封好時還是完好的,因為如果內件物品有損壞,郵局作為開拆人,必然是看到的,就必須當場開具“郵件破損記錄單”。這時候就能百分百確定,郵件是在國內的二次運輸途中造成損壞,媽媽們可要求境內郵局進行賠償。如果上面提及的那些單子都沒有,包裹的外觀上也沒有二次加封檢驗檢疫或是海關的膠帶,那么就說明這個郵件沒有被檢驗檢疫或是海關抽查,就直接發到了收件人手中,責任等同上一條,媽媽們可以要求境內郵局進行賠償。
“奶粉君”是個在海關工作的80后
“奶粉君”火了,可讓記者意外的是,如此“婆婆媽媽”的帖子竟然出自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小伙子之手。在南京海關駐郵局辦事處,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劉捷。大學畢業后考進海關,劉捷在進出境郵件監管崗位上工作了5年,每天要監管大量各式各樣的進出境物品。平時工作中,那些“海淘媽媽”收到破損奶粉后不知如何維權的無助神情,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熱心的劉捷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要耐心地了解清楚后再詳細地解釋。
生活中,劉捷算得上一個文藝青年,業余時間喜歡攝影,喜歡到處尋覓美食,還喜歡玩微博。而這篇微博就是他和同事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制作出來的,“沒想到引發的反響不小。”劉捷謙虛地表示,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