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中市虎橋路中段一垃圾回收站旁,4名五六十歲的環衛工坐在路邊,喝著水、啃著饃,吃完就要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多。他們4位每月的工資是720元。而漢中市漢臺區去年最低工資標準為780元/月,2012年1月起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910元/月。但他們說,同事中只有極少數能拿到780元。
環衛工:聽說扣60元買掃把了
5月26日,記者在漢中市區天漢大道、中山街、西環路等主要路段走訪了20名環衛工,40歲至70歲不等,其中17人每月工資為720元,僅3人工資超過720元/月,最高的770元/月,仍低于去年公布的最低工資780元/月的標準。
這20名環衛工分屬漢臺區東大街、北關、東關、中山街等街道辦事處環衛所管理,其中僅2人知道去年漢臺區最低工資標準為780元/月。52歲的耿師傅從事環衛工作已13年,月工資720元,與老伴租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房里。老伴因腦梗塞,已喪失勞動能力。耿師傅說:“我知道環衛工的工資是780元/月,聽說扣了60元買掃把了。”
據了解,漢臺區各街道辦事處設環衛所,屬于財政全額預算事業單位,其主管部門為各街道辦事處。
當日下午5時許,在虎橋路中段一垃圾回收站旁,4名環衛工坐在路邊喝著水、啃著饃。因為接班,來不及做飯,吃完饃就要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多。他們年齡最小的55歲,最大的63歲,從事環衛工作最短的1年,最長的8年,工資都是720元/月。他們說,同事中只有極少數人能拿到780元。
辦事處活重的工資能高一些
漢臺區北關街道辦事處負責11個村、4個社區,管轄面積超100萬平方米,是漢中市最大的街道辦事處。北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毅告訴記者,他們核定臨時聘用環衛工300多人,工資由區財政按核定人數下撥,每人每月780元。工資發放由環衛所負責管理,再由環衛隊長以現金的形式發到工人手中。
北關街道辦事處環衛所所長宋秦康則表示,雖然區財政按月每人劃撥780元工資,“但有的環衛工人負責區域大,活重一些,每月工資能超過800元。活輕一些,工資就低一些。”
當記者想了解環衛工總體工資情況時,宋秦康說,每月的工資表已經交給辦事處財政所和漢臺區市容環衛管理局,沒有留底無法查看。
是否存在克扣環衛工工資,用于購買掃帚等勞動工具呢?宋秦康說,不會有這種事,區財政每年為每位環衛工人劃撥700元專門用于購買勞動工具,有時不夠,辦事處還要貼補。宋秦康表示,6月起,將按780元/月標準足額發放工人工資。
環衛局:敦促足額發放工資
漢中市環衛處黨政辦公室主任白鴻林介紹,目前,漢臺區各街道辦事處臨時聘用環衛工人大約有1100多人,月工資不低于780元。記者從漢臺區市容環衛管理局獲悉,環衛工工資均由區財政劃撥,每人每月780元。以漢臺區北關辦事處為例,該辦事處核定環衛工人337人,其中3人屬事業編制內人員,區財政每月劃撥334位環衛工人工資,每人每月780元;工具費每月合計19658元;保險費每月合計3651元。
“有的發780元,有的720元,這個差額到哪去了?我可以很保證地說,這里面沒有一點兒問題。”5月28日,北關街道辦事處主任王睿表示,可以查工資單,但需經過漢臺區有關部門同意才行。
該街道辦事處環衛所所長宋秦康說,由于經費緊張,確實很多環衛工工資低于780元,余下的工資還是用在了環衛工身上,發福利、慰問及購買夏季降溫、冬季取暖費等。據漢臺區市容環衛管理局局長劉黎鴻講,按要求,各街道辦事處環衛所應按780元每人每月的工資標準,足額將工資發放到工人手中,絕不允許截留、挪用、擠占、套取清掃保潔經費。環衛局也曾三令五申,但各辦事處長期仍存在未足額發放環衛工人工資情況,有的辦事處在資金上困難,缺少發福利等費用。目前正在督促解決中。(陳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