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場久違的小陣雨灑落在青島各區市,但不足1毫米的降水量對于青島的旱情來說連杯水車薪都談不上,從5月份開始,青島全市倆月平均降水16.5毫米,不足歷史同期平均值的兩成。昨天,記者兵分多路實地走訪,青島市部分區市已出現了嚴重干旱的旱情,影響到了夏播,部分山區居民也出現了飲水困難的情況。但由于4月份的降水較多,
????現場1:李滄長澗社區 供水車送水保居民用水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九水路街道長澗社區老村,這處背靠臥龍山的村莊因海拔高缺乏地下水源,一輛送水車正在給居民送水。“我們村沒通自來水,去年社區修建長6米、寬6米、深9米的蓄水池,依靠豐水期的水源解決老百姓的日常吃水問題。但今年的旱情一直持續,蓄水池里的水用光了。”一名社區居民告訴記者。長澗社區居民告訴記者,社區現有常住居民46戶,138人。
????據李滄區九水路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街道在社區設供水點3處,從即日起安排專人,調撥專門運水車輛每天為社區運水,老弱病殘居民由街道安排專人送水上門,確保居民的日常吃水供應。“長期以來,因李滄區東部區域基礎設施缺乏,配套極不完善,地下供水管線缺失,一直不具備自來水供應條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類似的村莊原先李滄東部共有14個,隨著村莊拆遷改造的推進,目前僅剩未拆遷的長澗和戴家兩個社區。此外,如果發現存在類似吃水難問題的社區也將及時提供水源供應。
????現場2:嶗山長嶺社區 兩個月沒下雨了
????長嶺社區委員林先紅最近有些煩,居民吃水的長嶺水庫已經幾乎見底了,用來灌溉茶園的400多個儲水池子也多半干了,為了給居民找水,他已經忙了一個周了。
????在長嶺水庫的堤壩上,工人們正在忙著加高,庫底有一灘淺水,可以看到水底的青色苔蘚,岸邊石頭上的水位線離著水面有10米多高。“我們要把堤壩加高3米,達到14米,這樣等到雨季來臨可以多儲存1000噸水。”
????一周前,長嶺社區啟用了去年建成的應急水井,深達120米的井水每天要限時供水,長嶺社區有6個自然村,每天給3個村放水,1000戶居民的生活用水大部分靠著這口井。
????居民告訴記者,去年長嶺也遭遇了旱情,不過那是春旱,而現在的是伏旱,正是300多畝茶園收茶的好時候。一些居民估算,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茶園要減產三成多。目前嶗山王哥莊街道長嶺、臺東、臺西以及北宅等10個村已開始限時供水。嶗山區已要求各街道及時啟用、檢查去年應對特大旱情而開挖的72口水井,做好補充供水的準備工作。
????現場3:城陽惜福鎮宮家村 居民準備自費打井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惜福鎮宮家村社區。“周邊的水渠早已經干涸,這段時間,我們都是到有水井的鄰家借水吃。”一位村民家的院子里,擺滿了五六個取水用的水桶,而居民家的水缸里,還有半缸未用完的水。“省著用,這些水夠用三四天的。”這位村民說,因靠近山區,平時山上的水流下來,會形成水渠,家里沒有水井的居民,就到水渠取水,而連續多日的干旱,水渠早已干涸見底,這段日子,他們都到鄰家借水。村民孫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天,他正考慮在自家門前打一口30米的水井,以保障自家生活用水。目前,宮家村社區已開始向社區80歲以上的老人派送水。記者從城陽區水利局獲悉,近期,城陽區將在東部惜福鎮和夏莊山區實施打井工程,計劃投資170余萬元,為14個社區打15眼深水井 ,宮家村社區也被列入此項工程。
????現場4:膠州九龍鎮挪莊村 10多棵桃樹被渴死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膠州市九龍鎮挪莊村看到,這里主要以丘陵地形為主,丘陵下有多處池塘,但池塘內水已所剩無幾。丘陵上種植的一片桃園內,因為缺水,桃樹枝葉不是很茂盛,走在桃園中隨處可見干死的桃樹。“這個丘陵地澆水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今年我都準備要放棄了。”果農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種植這些桃樹已有六七年時間,一開始就是因為缺水,他才改種的桃樹。從這幾年來看,嶺地缺水情況越來越嚴重,所以從明年開始他準備將這些桃樹全部砍掉,改種更耐旱的果樹。
????在緊靠桃園旁邊一片農田中,這里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挖下10多厘米后,土層依然很干。農田里新種植的玉米已經長出幼苗,但因缺水這些幼苗葉片發黃顯得很“虛弱”。
????現場5:萊西姜山鎮大泊村 唯一的水塘也快抽干了
????“這里的水也快干了,再不下雨,即使玉米苗出來了,也會干死的。”昨天上午,記者在萊西旱情比較嚴重的姜山鎮大泊村看到,幾名村民正在抽水灌溉,而一個小塘壩里的水也很快就要抽完了。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周圍好幾個村莊就靠這一個水塘,如果抽完了,剩下的地就不能下種了,要是等到下雨后再種,早就晚了。
????幾名正在地頭發愁的村民告訴記者,因為他們村里的一個小水塘已經沒水了,但還有幾十畝地還沒有種上玉米,他們盼望著老天能快點下一場雨。村民吳玉章告訴記者,雖然他家的地已經澆過了,但每畝成本又增加了60多元,因為太干了,澆過的地很快就干了,剛剛露出小嫩芽的玉米苗,還是出現了干旱的情況。目前萊西干旱最嚴重的是一些山嶺田地,加上目前沒有灌溉條件的,至少有30萬畝農作物屬于重旱區。
????現場6:膠南鐵山鎮后辛莊村 農民澆水種地忙
????昨天下午,記者在膠南市鐵山鎮后辛莊村看到,盡管天在下著細雨,但農民老楊還是在用噴灌機澆地。“這樣的小雨,就是下一天也沒多大用處,根本滲不下去,也就能濕濕地皮。”老楊一邊說著,一邊放下噴頭,蹲下身子扒開一塊沒澆過的地。記者注意到,僅僅有半厘米的土是濕的。
????“今年俺家種了6畝麥子,前一陣子天氣不錯,麥子收割完后順利曬干,現在都裝倉了。但這天一直不下場大雨,地都沒法種了。”老楊告訴記者,麥茬地里需要種上玉米、花生或者大豆。“我一直在等雨,結果等來這么一場霧露毛,也就給地潤了潤嗓子,不起大作用,再等下去就耽誤玉米生長了,沒辦法,我只好用噴灌機把地澆一下,然后盡快種上。”老楊說。
????“盡管噴灌機是自家的,水也不用花錢,但是柴油貴啊。每澆一畝地,就得花20多塊錢的柴油,我這6畝地,僅油費就得接近150塊錢,這都是多出來的費用啊,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可是沒辦法,咱總不能讓地閑著,那樣會被人笑話的。”老楊說。
????現場7:黃島小石頭社區 花生就要種不上了
????“好幾個月沒下大雨了,像俺家這樣地里還沒接上灌溉水的,就只能靠天吃飯,今年的花生和玉米都還沒種上,要是再過一個星期不下月,今年的花生恐怕就種不上了,俺們天天就盼著來場大雨。”黃島小石頭社區的管成泰告訴記者,能下雨當然好,但最好是再下得大點,現在這點雨還沒等往下滲就干了,也就是濕濕地皮。
????記者在小石頭社區西面的一些地里看到有花生、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用手輕輕一挖,便露出了里面的干土。“如果繼續這樣干旱下去,不用說再繼續耕種,就是地里的這些莊稼還不知道能長成什么樣子,到時候收成肯定會大打折扣。”管成泰說。“開發區平均降雨量僅5.3毫米,從農業的角度說,還是無效降雨,平均降雨量達到15毫米以上,才能一定程度地緩解旱情。”開發區農發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氣象臺: 兩月降水不足同期兩成
????市氣象臺中長期預報員李德萍告訴記者,5月起,全市平均降水16.5毫米,比歷史同期平均值少了88.6%,比去年少了57.7毫米。“市區的降水最少。兩個月的時間,市區平均降水不足10毫米。今年4月份的降水是高于往年的,但從今年5月份開始,青島市區的降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給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持續的晴天。”李德萍介紹說,郊區的降水量雖然比市區多,但降水分布非常不平均,膠南幾乎沒下雨,萊西、平度相對降水較多。
????“五六月份缺雨主要是大氣環流異常造成的,南方的暖濕氣流偏弱,無法到達北方上空,降水大都留在了南方。”李德萍說,七八月份青島進入汛期后旱情有望緩解。
????水文局: 郊區多地旱情已影響夏播
????據市水文局統計,目前郊區多地已出現旱情,其中膠南旱情最重,8個鄉鎮已出現嚴重旱情。自4月25日以來,全市大部分地區已55天無有效降雨,旱情持續發展,膠南市、萊西市東南部重旱,萊西市大部、即墨市中部和東北部、膠州市西南部、平度市東北部和西南部、黃島區北部、城陽區西南部和東部、嶗山區北部和南部中旱,膠州市中南部和北部、即墨市西北部、嶗山區東部、城陽區西部輕旱,應進行澆水播種;春播地膠州市東南部重旱,平度市東北部和西南部、黃島區北部、膠州市西南部、萊西市東南部中旱。
????目前,正是夏播作物的播種期和春播作物的生長關鍵時期,旱情的持續發展將對作物的夏播產生影響。
????水庫蓄水量足不影響供水
????盡管旱情對農業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市市民的日常用水供應還是非常充足的。截止到6月21日,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共蓄水3.5億立方米,是歷年同期蓄水較多的一年。目前,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4.38m,較去年同期地下水位上升0.30m,全市地下水可利用量4.44億立方米。
????“綜合情況來看,目前水庫蓄水量充足,全市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較大,市民對日常用水的供應不必擔心。”水文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 陳勇 原野 康曉歡牟成梓 趙玉勛 劉海龍 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