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26日訊 我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7月2日青島起航,前往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中國第五次北極科考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共計120人登船前往北極考察,青島參與考察的隊員過十人。本次科考重點是對海洋環境變化和海-冰-氣系統變化過程的關鍵要素考察,以及北極地區海洋環境快速變化的地質記錄及其對我國氣候的影響等。
????考察船29日抵青 奧帆中心碼頭停留4天 7月2日青島出發前往北極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應青島市人民政府邀請,經國家海洋局批準,我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將于2012年6月27日離開上海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計劃于6月29日抵達青島市奧帆中心碼頭,停靠4天,7月2日上午從青島出發,前往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120名隊員參與科考 青島隊員十余人
????本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楊惠根主任擔任,首席科學家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馬德毅所長擔任。考察隊由科研人員、組織協調與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媒體記者和“雪龍”號船員組成,同時邀請了來自法國、丹麥、冰島的4名科學家以及1名臺灣科學家參加。共計120人,其中科考人員61人;組織協調與管理人員5人;后勤保障人員6人(隨船氣象保障2人、直升機機組人員4人);宣傳報道人員5人;船員40人(含醫生);隨船航保人員2人,海洋局公益項目1人。
????記者了解到,本次參與科考的青島隊員十余人,分別來自國家海洋一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
????北極考察針對海洋環境變化等6種考察作業方式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宇介紹,本次北極科學考察主要針對海洋環境變化和海-冰-氣系統變化過程的關鍵要素考察;北極地區海洋環境快速變化的地質記錄及其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北極地區地球物理場關鍵要素調查與構造特征分析;海冰快速融化下西北冰洋碳通量和營養要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北極海域生態系統功能現狀考察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等。考察內容將以常規站點作業、走航觀測、拋棄式作業、錨碇觀測、冰基觀測、航空支持觀測等六種考察作業方式完成。
????73個點位 512小時總調查時間
????本次考察共設置定點站位73個,錨碇長期觀測站位2個。在整個航次期間,總調查時間為512小時,其中站間航渡時間為339小時,停船作業時間為173小時。考察隊在抵達青島前和停留期間,國家海洋局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共同開展系列極地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將在青島市圖書館舉辦極地科普知識展覽;舉辦極地考察專題講座和報告會;邀請青島市民代表參觀雪龍號船;考察隊員代表接受新聞媒體采訪等。
????6月29日下午,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在奧帆中心碼頭舉行歡迎儀式,迎接考察隊抵達青島。7月2日上午,國家海洋局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共同舉行歡送儀式,歡送考察隊前往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6月30日至7月1日青島市民公開參觀 每天控制2000人
????6月30日至7月1日,將組織青島社會各界、部分市民和中小學生等分批參觀“雪龍”船,開放時間9:00—11:30,14:00—16:30。每天參觀人數控制在2000人,時間憑票參觀,市民可撥打85886631了解詳情,活動由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牽頭組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青島城投集團公司等相關單位協辦。(青島新聞網記者 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