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 7000米級載人海試任務圓滿結束。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2012年是藍色的年份。“雪龍號”承載的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剛剛凱旋,經簡單修整之后,首次停靠于青島的“雪龍號”再次奔赴北極執行第五次科考任務;于此同時,剛剛創下世界上同類型潛水器的最高潛水紀錄的“蛟龍號”也將蒞臨青島。記者昨日從青島相關部門獲悉,“蛟龍號”于7月16日抵達青島,并將在青停留一些天,屆時市民可近
????馬里亞納海溝試驗區里,50米、1109米、3759米、5188米,再到成功完成7000米級海試,“蛟龍號”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潛水器最高潛水記錄,也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型潛水器的最高潛水紀錄。7062.68米,這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太平洋下潛的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處開展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的能力。“入海”的難度實際上并不亞于“上天”。深海環境面臨高壓低溫、高腐蝕,環境變化多端,條件復雜各異。“水中每增加10米水深就約相當于增加1個大氣壓,“蛟龍號”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則需承受700個大氣的正壓力,而“神舟”飛船在太空工作時也只承受約1個大氣的負壓力,載人深潛器上的每一個零件都受到深海壓力的巨大考驗。”有關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此次7000米級海試過程中,我國自行選拔培訓的8名潛航員和試航員共18人次參與了下潛,下潛深度全部超過7000米。全球載人深潛歷史上到達和超過這一深度的11個人當中,中國占有8位。“‘蛟龍號’真實的模樣如何?‘蛟龍號’擁有何種特異裝備讓她能夠探測7000多米深海?潛航員又應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參與下潛?這些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都將在7月16日“蛟龍號”抵青后,為市民一一揭秘。”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說,“蛟龍號”在青期間,或將安排市民近距離參觀“蛟龍號”。(聶艷林)
????相關鏈接
????2014年“蛟龍號”入駐深海基地
????隨著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圓滿成功,“蛟龍”號的新家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7月1日,國家深海基地發布了經過國家批復的規劃圖。據了解,深海基地預計年底動工,2013年全部建成,2014年蛟龍號入駐。此外,國家深海基地明年將招收第二批潛航員,再造一個載人潛水器。
????年底動工,明年初步建成
????“國務院于2007年1月批準建立國家深海基地。2010年6月,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國家深海基地將在即墨市鰲山衛鎮建設。”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保華介紹說,“國家深海基地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整體規劃批復后,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詳細修訂性規劃和單體設計,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報送國家發改委審批,然后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完成初步設計,預計今年年底動工建設。”劉保華說,首先進行碼頭和實驗室的建設,大約明年年底完工,到2014年全部建成。“預計2014年年底蛟龍號入駐,2015年進行業務化運行。”劉寶華說,國家深海基地不僅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業務化運營單位,還將為我國各類深海科研提供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深海科研所需裝備和技術支撐,發揮國家級深海研究基礎平臺的作用。
????明年招收我國第二批潛航員
????深海基地也是潛航員選拔和培訓地,劉保華介紹,國家深海基地正在做潛航員選拔、培訓和定級標準的研究,并計劃明年招收我國第二批潛航員,人數為四至六名。目前,我國有三名潛航員,分別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主任設計師葉聰,我國自主選拔、培養的首批潛航員唐嘉陵和付文韜。
????劉保華告訴記者,除“蛟龍”號外,我國計劃再造一個4500米級的載人潛水器,其關鍵技術研究已經立項,這兩個載人潛水器將視具體業務需要配合使用。同時,由于現在的“蛟龍”號試驗母船“向陽紅09”是一艘已有三十多年船齡的老船,不能達到業務化運行要求,因此國家海洋局已經立項建造一艘4000噸級的新母船,預計“十二五”末下水。
????記者來到國家深海基地規劃所在地鰲山衛鎮向陽村,工作人員說,“這里的海水環境很好,海水又深又清,自然水深7米多,以前這里曾經養蝦養海參,將來就養‘蛟龍’”了。”
????在海邊有兩座小島,當地村民給這兩座小島起了個俗名,一個叫草島,一個叫柴島,而深海基地就位于草島和柴島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