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趣事
1、接到“外國人”來電
“那天晚上,我在學校宿舍住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中國男的。他說,喂,喂?我說,Hello,Hello?他說,喂,喂?我說,Hi,Hi?他還說喂,喂?我又說,喂,喂?他還說喂,喂?我瘋了,我說你是外國人嗎?他還在喂,喂?”這個段子并沒有讓記者覺得很特別,但是說到一半的時候,亞當自己已經笑得不行了。最后,他還不忘總結
2、路邊的“Barbecue”
“Go,eat barbecue.(走吧,我們去參加燒烤晚宴。)”7月9日晚,記者隨唐龍采訪他和朋友的聚會,但一聽是barbe-cue,以為是燒烤宴會,也沒來得及換個衣服,看看腳上穿的運動鞋,心想著不禮貌也沒辦法了,硬著頭皮跟在唐龍身后。“快過來,我們在這里。”只見唐龍的兩個外國朋友就坐在小區外的一個路邊燒烤店的小桌子旁,已經點了不少串了,一次性紙杯里裝著剛上的扎啤,原來他們所說的barbe-cue,就是青島路邊燒烤攤的扎啤蛤蜊啊!看著這個剛來青島不久的外國老師一邊給記者倒酒,一邊取下燒烤鐵簽上的土豆片放進嘴里,記者頓時石化。好吧,入鄉隨俗,這就是青島的“barbecue”,這次是記者冷了。
3 漢字筆畫標箭頭
唐龍還跟記者聊起了即將去四川的旅行,并讓記者教他寫中國漢字。“你告訴我怎么寫吧,像魚和牛。”記者用筆寫了一個漢字的“魚”。這他開心地笑了,但似乎仍不滿意,要求記者再寫大一點,然后自己在旁邊認真地標起數字“123”來,并且把“魚”這個字的一筆一劃都標上了箭頭。“就是這樣,謝謝你。”他終于滿意了,記者又自信滿滿地教他寫了“牛”這個漢字,然后想起小時候每個中國孩子剛開始學習寫漢字的時候,老師也是這樣告訴大家每個字的筆畫順序時,覺得甚是有趣。
◎記者手記 人人都是青島的窗口
正如眾多跟Tom一樣的外國人看到、想到的那樣,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和在國際上作為新興經濟體的地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片土地上生活、創業,而青島這個一百多年前就被德國敲開大門的沿海開放城市也以它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快速發展的經濟特征聚集了大批外國人來此旅游、學習、生活。但諸如“司機為什么讓行人感到危險”,“路人摔倒了為什么沒有人去扶”的事情,我們可以去跟外國人解釋我們內心的矛盾,但卻無法讓他們明天就看到一個全新的青島。因為同在一片土壤上,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他們也一并看到且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是青島的一個窗口,維護自己的市民形象,便是維護整個青島的形象。希望我們對待彼此都如同友人,希望時間能讓他們覺得這片土地更加美好。(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