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
醫院出重拳掐斷利益鏈
“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廠家是個大難題,他們的一些行為擾亂了行醫秩序。”一家綜合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用藥回扣的存在,一些醫生會盡量多地使用抗生素,其中有不少是不合理用藥。為此該醫院通過監督各類抗生素的使用量,對排在前三位的抗生素產品做調查,并通過藥劑科、采購辦約談廠家或經銷商負責人,“告知他們如果再出現用量高的狀況,將暫停使用此種
記者還從另一家三級醫院了解到,為了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醫院通過調查使用情況,并通過經濟杠桿做調解,“不合理使用就要扣獎金,已經從6月份的收入中體現出來了,有的大科室共被扣掉了上萬元。”該醫院一名負責人說,其實很多情況下可以不使用,但有的醫生擔心病人發炎,為了確保效果而多用,有的醫生則受利益驅動多給病人開藥,原本用1天的給開了3天,這種濫用最可怕。
記者昨日從市立、海慈和三醫了解到,這幾家醫院已經開始嚴格考核醫生的抗生素使用情況,由醫務科或藥劑科工作人員定期統計抗生素使用量,并通過病歷的分析查看用藥是否合理,“有的手術在動刀前沒必要使用抗生素,但醫生擔心發炎,就給病人注射了,這就是不合理使用,而且所有的信息都存在病歷上。”海慈醫院工作人員介紹,只要用得合理,數量并不重要,如果用得不對,多吃一粒、多打一針都是錯的。
一家三級醫院醫務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一段時間的警告和處罰,醫生營業額中藥品所占的比例已經從原來的34%降到了18%,其中抗生素使用量的減少是主因。“醫院拋掉以藥養醫,經濟損失很大,但與換回來的社會效益相比,還是值得的,而且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有一定的財政扶持,再加上其他醫療服務的收入,也足以支撐醫院的正常運行。”該負責人說。(記者 陳珂 實習生 徐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