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術建設的青島港調度中心。李紫恒 攝
中國許多城市已將智慧城市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青島也不甘落后,正以宜居幸福為目標,努力打造“智慧城市”。
青島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甄慶生介紹,青島已將“智慧城市”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已著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制定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甄慶生看來,青島有著建設智慧城市的深厚基礎。“目前,青島全市基本實現全光網絡,并完成了無線網絡升級,無線城市初步形成。作為首批十二個國家級試點城市之一,三網已覆蓋全市,有線電視雙向傳輸已經實現。”甄慶生說。
“‘十二五’期間的總體目標就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到‘十二五’末期爭取信息化總體水平處于全國城市前列,打造北方數據中心。”甄慶生告訴記者,“為此,‘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在8大領域設定了30項工程和76個項目重點實施信息化,對接‘智慧城市’建設。”
目前,信息產業已經成為青島市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且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信息產品制造業完成主營業收入2556億元,并在2010年居全國計劃單列市第2位。中國聯通云計算基地落戶青島,并逐步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數據中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完成426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完成218億元,初步形成了‘東園西谷北城’的發展格局。”甄慶生介紹說。
除了政策支持,不少企事業單位也在各自的領域推動著智慧青島的建設。
作為青島在2014年的世界性盛會,世園會已經啟動了“世園會數字化園區規劃”。面對在6個月的展示期內可能到來的2000萬游客,世園會不僅將推出帶有電子芯片的RFID門票這樣有效控制人流量、避免排隊時間過長問題的電子門票,還有望推出基于手機的自助游覽系統,導航、導覽、資訊、植物百科、電子講解等內容將使一部手機變身“活向導”,給游客帶來非常新穎的交互參觀模式。
青島世園會執委會數字化園區辦公室副主任蔡挺介紹說,青島世園會的“數字化”包含非常多的系統,包括基礎設施、通信、安防、智能交通、公共廣播、信息發布、智能導覽等。“根據我們的測算,世園會期間日均客流10萬—15萬人,高峰期30萬人,持續6個月,是對整個園區管理的挑戰。”蔡挺說,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協調相關資源快速到位,滿足游客的各種需求。
此外,青島港正努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一流的智慧港口、青島肉菜全程追溯體系也將將結合物聯網技術,在生產基地遠程無線監控、云計算、數據倉庫深度分析等方面探索智慧流通。這些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和作用。(白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