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 號召向王修盛學習
“王修盛同志用寶貴的生命保護戰友和群眾安全的壯舉,充分展示公安民警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彰顯了公安民警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他優秀思想品質和一貫表現的結果。王修盛同志生前愛崗敬業,秉公執法,甘于奉獻,是一名令人欽佩、贊揚的優秀民警。”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王海安介紹,市交警支隊已經下發了向王修盛同志學習的通知,市公安局的后繼工作正在展開,王修盛的個
回憶 生前最后3分鐘
“那一刻我感覺天塌了,真的,我的腿都在發軟,到今天我還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昨天上午,事發當晚與王修盛一起執行任務的劉德藝回憶了王修盛的最后3分鐘。
“當時對講機內傳出大隊指令,要求攔截一輛黑色超速行駛的大眾POLO轎車,王指導員跟我一組執行交通管制任務,他站在橋頭,我站在橋下。”劉德藝告訴記者,“王指導員剛剛安排完任務,黑色的POLO車就沖過來撞飛了王指導員。”劉德藝說。
給王修盛發條短信 咱們送“最后一程”
昨晚9時許,青島交警官方微博就“王修盛同志在執行交通管制任務中壯烈犧牲”發布消息,不到30分鐘,就有20多名網友轉發、評論,網友“嗆水的蛤蜊”表示“一路走好!安心地好好休息吧。”、“東崗交警五中隊”也回復“老哥走好!”、“QD王俊力”則向網友介紹,“這位王警官還曾經去過我們學校呢,真是可惜!”
昨天,記者在征得他家人的同意后,將王修盛生前使用的手機號碼15318876762拿到身邊,如果你有什么話想要對王修盛“說”,今天起就可以發送短信到這個手機號碼,記者將把它們予以記錄。
290元手機用8年卻資助倆孩子上學
用著290元的手機,卻主動資助了兩個困難家庭的小學兒童;一年四季著警服,一件汗衫穿了近10年,滿是小洞;對待執法“零”容忍,嚴拒請客送禮……這就是李村交警中隊指導員王修盛,在戰友眼里,王修盛是家中頂梁柱,是一個做人有擔當的真漢子。
歷次查酒駕沖鋒在前
“我和王修盛指導員合作很多年了,王修盛對工作非常認真,每次查酒駕都是沖鋒在前。”李村交警中隊中隊長周義新告訴記者,李村交警中隊轄區是李滄區最繁華的區域,這里車輛多,執法任務重,其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查處酒后駕駛,但王修盛從來沒有抱怨過。“去年我們查了80名酒駕司機,今年至今已經查獲40余起,每次有查處酒駕任務,王修盛都是沖鋒在前,堅守崗位。”周義新告訴記者,把最危險的位置留給自己是王修盛同志的一貫表現。每次執行夜查任務,他總是在條件最差的地方,總是站在檢查點的最前端,還時常叮囑民警們注意安全。
“王修盛對待交通違法行為‘零容忍’。”李村中隊副隊長傅連新告訴記者,凡是來為違章說情的,王修盛始終是秉公執法,不循私情,對那些請客送禮的違章駕駛員一律是嚴厲拒絕。 290元手機用了8年 “王修盛十分節儉,生活上低標準,從來不舍得往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一件汗衫穿了近10年,滿是小洞,他平時穿的所謂“便裝”都是配發的作訓服、警體訓練服和高腰作訓鞋。用的摩托羅拉手機只有290元,民警們勸他換換,他卻一笑了之。”傅連新告訴記者。
“王修盛的家庭條件并不好,哥哥有殘疾,妻子是臨時工,妹妹在家照顧年邁的老母親,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民警牛宏才告訴記者,但對待民警,王修盛卻很大方,每次加班都是他自掏腰包給民警準備晚餐,執勤路上渴了都是他自掏腰包給民警買礦泉水。
兩個孩子受資助多年
別看王修盛對自己挺“摳門”,但他還資助了書院路小學的兩名貧困兒童。“王修盛主動找到我們,要求資助我們學校的困難學生,我們后來選了兩個,沒想到他都資助了。”書院路小學的輔導員趙老師告訴記者,這兩個困難學生一個是外地孩子,七八口人住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另一個是本地學生,是低保家庭。從2009年起,王修盛便主動對她們進行了幫扶,每年的中秋節和春節,都要送去文具、衣服和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須品。每年六一兒童節,王修盛想盡辦法組織各種活動,讓孩子們過一個愉快的節日。王修盛心里裝著孩子,孩子們也打心眼里喜歡這位交警叔叔。“出事后,我帶著孩子來中隊看王修盛,孩子還不停地問我‘老師,這是真的嗎’。”
“希望女兒陪我終老”
王修盛日記記錄父女深情 妻子悲傷過度靠還在上高中的女兒硬撐
“你知道嗎?爸爸的日記里還記錄著他的心愿,他想等他老了的時候讓我陪他一起。你知道嗎?爸爸還跟我約好明年我18歲時一起照全家福。你知道嗎?我很想哭,很想痛快哭一場,但我得堅強,我得照顧媽媽。”昨天,當王修盛的女兒陪著母親時,她始終在勸母親堅強,可當單獨面對記者時,她的眼淚卻再也忍不住了。
堅強女兒照顧媽媽
昨天下午,記者隨李滄交警大隊民警一起來到王修盛家。剛進家門,王修盛的妻子見到李滄交警大隊大隊長王開明后,再次失聲痛哭。王修盛的女兒在一旁扶著媽媽的胳膊,不停地勸著媽媽堅強點。但當單獨面對記者時,王修盛的女兒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一個17歲的少女一邊哭著,一邊開始講述起了爸爸走后的日日夜夜。
“我是第一個知道父親去世的消息的,媽媽聽到父親出意外后當場就暈倒了,當時她還不知道父親去世了。直到打了3個吊瓶后,媽媽才恢復一點,可見到爸爸的遺體,媽媽再次暈倒,打了安定才好一點,現在媽媽還是靠吃藥維持。”王修盛的女兒告訴記者,她只能告訴自己要堅強,要照顧好媽媽。
最后通話:兩天不回家
就在王修盛出事前,王修盛的女兒還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當時爸爸沒跟我說什么,只是告訴我正在出任務,要連出兩天任務,兩天晚上不回家。我沒說什么,只是叮囑爸爸要多喝點水。”王修盛的女兒告訴記者,她至今都不敢相信父親去世了。“上一次見爸爸還是兩天前,但也沒有說多少話。父親還叮囑我別壓力太大,用心學就行。”王修盛的女兒告訴記者,她的表哥是紐約愛樂團的首席演奏,她的夢想也是有一天能成為這樣的人才,但爸爸卻不希望她壓力太大,想讓她考本地的中國海洋大學,留在他身邊。
日記里有篇《父女》
“你知道嗎,我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工作日記,在日記里有一篇《父女》的日記,講述了父親遇到的一名殘疾老人和他的女兒的故事,已經出嫁的女兒回家和她的父親一起種地,老人非常幸福。父親還在日記里說 ‘希望我的女兒有一天能陪我終老’,看到這句話時,我能感受到的全部是父愛,也明白了父親為什么不想我壓力太大。可現在一切都晚了。”王修盛的女兒告訴記者:“客廳里掛著一張全家福,這是7歲時我們一家三口拍的。爸爸跟我約好了,等到我明年18歲時,再重新拍一張全家福,可現在再也沒有機會了。
戰友祭奠 每次出勤都會想起他
昨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事發現場,現場車水馬龍,秩序井然。“他的音容笑貌還在我們眼前,就跟沒走一樣。”李村交警中隊民警牛宏才告訴記者,事發當天指導員還讓他挨個給執勤隊員打電話,詢問晚飯的事,然后備好了火腿腸和面包給隊員們一一送過去。
“王指導員走后,我們每天都給他燒紙,在橋頭祭奠他,希望他一路走好。”牛宏才說,事發后每天晚上9點開始,一直到凌晨,都陸續有人到東李橋頭祭奠王修盛,他們或是放下一束白菊花,或是燒點紙祭奠一下。“我真希望這場夢能夠快點醒來。”李村中隊副隊長傅連新告訴記者,每次出勤,都會想起王修盛,每次經過東李橋頭,王修盛的身影都在眼前。
記者了解到,王修盛從警后,先后從事過特警、治安民警,做了交警后又先后在同三大隊、李滄大隊工作,不論在哪里工作,從事哪個警種,王修盛都憑借自己的努力工作,贏得大家的認可。昨天下午,李滄交警大隊民警特意寫了一副挽聯悼念他:一生從警為民,浩然正氣千古。 (記者 原野 攝影 記者 趙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