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輪:2001年—51歲—橋吊隊隊長兼黨支部書記
“干是能干,必須把原來的方案改了!”
2001年,8號碼頭的發展空間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川流不息的集裝箱拖車把路都快堵死了。黃島新港區另辟新的集裝箱碼頭,局里突然通知要調他過去。
老許開始也不想去,“局里明確要年輕的,要我干嘛?我50多歲了,還得過海飄洋的。”
原來,新碼頭要裝
因為前期工作不順,直到11月下旬,橋吊安裝仍然沒有大的進展,總指揮被現場撤職,常德傳局長把他叫過去,說:“你就是許振超?現在離年底不到40天,你能不能年底前完成橋吊安裝?”
像此前的每一次工作安排一樣,老許接下來又一次臨危受命。“當時什么感覺,說不上來。”他說,不過組織給他安排的這個職務,壓力太大了。
好在他的好朋友過來了,幫著他出主意,3天后老許找到領導說:“干是能干,必須把原來的方案改了!”
前灣碼頭當時還是一片荒地,現場辦公就在工地上一個集裝箱里。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天氣,集裝箱里里外外一樣冷。睡覺就在集裝箱一角鋪上硬紙殼加大衣。
2001年12月31日,當重達650多噸的橋吊上半部分與400多噸的橋吊支腿在離地面50多米的半空中成功對接的一瞬間,一向內斂的許振超流下了滾燙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