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衛生局發布青島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自2003年新農合制度建立以來,共籌集新農合基金45億元,為1974萬人次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39億元,住院補償比從開始的27%,提高到了現在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73%。
新農合9年成就回顧
●籌集基金
共籌集新農合基金45億元,為1974萬人次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39億元。
●住院補償比
從起初的27%,提高到了現
●參合人口
2011年、2012年我市參合率達到了100%。
●籌資標準
從試點之初的
每人每年30元提高
到目前每人每年最
低300元。
●門診補償
由試點之初的未開展門診補償到目前的門診報銷35%以上,受益率由試點之初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89%。
●大病保障
目前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擴大到9類,住院費用新農合補償比例不低于70%。
新農合住院補償比提高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自2003年新農合試點推行以來,參合人口逐年增加,農民參合積極性逐步提高。自2006年起,我市參合農民穩定在430萬人以上,參合率持續穩定在96%以上且逐年穩步提高,2011年、2012年我市參合率達到了100%,這項制度已成為我市農村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
記者了解到,籌資標準從試點之初的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目前每人每年最低300元,住院補償比從試點之初的27%提高到目前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73%,由試點之初的未開展門診補償到目前的門診報銷35%以上,受益率由試點之初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89%,新農合籌資標準逐年提高,基金籌集量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參合農民從新農合中受益,受益程度也逐步提高,減輕了參合農民醫療負擔,越來越多的農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大病保障病種擴大到9類
據悉,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和五保戶的個人籌資由財政出資墊付,解決了貧困農民無力參合的問題,提高了醫療保障的公平性。自2010年起,在全市范圍內逐步開展提高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目前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擴大到9類,住院費用新農合補償比例不低于70%,納入保障范圍的重大疾病參合患者因病致貧返貧和因醫療費用高昂放棄治療的問題得到緩解。
如何使有限的新農合資金在保障農民健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呢?市衛生部門對此表示,我市注重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規范治療,減輕農民不合理的就醫費用。制定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對定點醫療機構嚴格準入、動態管理。實行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承諾、醫療收費、藥品價格“三公開”,對使用目錄外藥品、診療及檢查項目等實行事先告知制度,經病人或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方可使用。記者王磊江
控制醫療費不合理增長
新聞鏈接
為減輕參合農民的醫療負擔,我市在確保參合農民受益的前提下,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通過采取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療服務質量協議、加強督導考核、公開醫療信息等措施,強化了醫療機構風險共擔意識,促進醫療機構將控費任務分解到科室、落實到人,控費行為由被動變為主動,基本杜絕了門診轉住院、超范圍報銷、冒名頂替、誘導消費、過度醫療、超標準收費及亂收費等違規行為,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