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處置不當,一旦流入社會危害甚大,我市的醫療垃圾如何監管?這些垃圾是怎么處置的呢?記者昨天到市立醫院、第九人民醫院等探訪發現,醫療垃圾實行分類收集,統一回收存放,每一關都非常嚴格,所有的垃圾重量都要及時稱重,出院前一斤都不能少。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他們將在全市范圍內“過篩”醫療垃圾回收情況,嚴厲打擊非法違規行為。
記者探訪
稱重>>>
所有
垃圾稱兩次重
醫療垃圾是指接觸過病人血液、肉體等,而由醫院生產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沙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后的廢棄品、過期的藥品等等。醫療垃圾一旦流入社會危害很大,那么我市醫療機構是如何對醫療垃圾實施回收的呢?昨天下午,記者到第九人民醫院探訪發現,為防止醫療垃圾外流,醫院層層設防,每一關都很嚴格。
記者到醫院時,患有心臟病的劉先生正在病房內接受輸液治療。吊瓶打完后,其他人不能隨意動這個瓶子,醫護人員統一將瓶子拿走,然后用特殊工具取下針頭,放進塑料盒子內,密封保存,剩下的輸液袋子則是裝進另外的箱子,分類保存。“醫療垃圾的每個流程,我們都實行嚴格監管,安排專人看管避免流失。”該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單文秀告訴記者,所有的醫療垃圾送到醫院存放點前,醫護人員都要仔細稱重,匯總到存放點后,還要再一次稱重,避免轉移過程中出現流失的情況。
“醫療垃圾在醫院存放不超過48小時。”單文秀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對醫護人員專門培訓,妥善保管每一件醫療垃圾。
分類>>>
嚴格分為5大類
“我們的醫療垃圾每天收集兩次,分別是上午10點和下午3點,收集后的垃圾分類存放。”市立醫院西院區感染管理科鄧乃梅則表示,醫療垃圾一共分為5類,分別是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考慮到這些醫療垃圾的特殊性,存放垃圾的箱子往往到了四分之三的時候,就要封存。
這些醫療垃圾如何分類識別呢?以感染性廢物為例,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等,以及使用后的一次性衛生用品、一次性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等。
鄧乃梅說,他們的醫療垃圾統一交到有資質的單位回收,避免外流。
回收>>>
隨時定位運輸車
市環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醫療垃圾在運輸過程中,也實行嚴格的措施,運輸醫療垃圾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他們戴著厚厚的膠皮手套。記者了解到,運輸醫療垃圾過程中總共有三層保護。第一層是黃色垃圾袋,第二層是黃色垃圾箱,第三層保護就是密閉運輸車。
為了確保運輸安全,每輛醫療垃圾運輸車安裝了定位系統,在整個過程中,衛生部要求使用的“醫療廢物轉移聯單”也是保證醫療垃圾處理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五聯單上主要包括醫療垃圾產生單位、運輸單位、接收單位和數量這幾項,由環保局、衛生局、產生單位、運輸單位、接收單位各執一聯,這樣做到醫療垃圾的流向有據可查。
醫療垃圾運送到萊西的處置點后,開始集中焚燒,實行無害化處置。
嚴厲打擊醫療垃圾轉移買賣流失行為
官方行動
市環保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我市所有醫院的醫療垃圾統一回收,處置率達到了100%。此次專項檢查行動對象主要是醫療單位和處置單位。醫療單位重點檢查源頭分類收集情況、臺賬記錄情況、生活垃圾混入流失等情況、核查臺賬與聯單的關系等。針對處置單位的檢查則重點圍繞轉移聯單的記錄、處置設備運行記錄情況、貯存場所是否采取“防鼠、防蚊蠅、防雨淋、防盜”等措施。
市環保局將按照《青島市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現場檢查表》、《青島市醫療廢物運輸、處置單位現場檢查表》逐項進行檢查,對存在不規范的問題要求立即督促整改,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單位依法查處,嚴厲打擊非法違規轉移、買賣醫療廢物和流失行為。
醫療垃圾危害大
相關鏈接
記者了解到,醫療垃圾對大氣、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均有污染作用。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量氨氣、硫化物等有害氣體的釋放,嚴重污染大氣,其中垃圾分解散發的多氯聯苯、二惡英等,均是致癌物。
相關新聞
投資50億處理垃圾
我市將規劃一批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重點工程
昨日,我市正式發布《青島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市將斥資約50億元,規劃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與污染場地修復試點三大類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重點工程,提高合理處置固體廢物水平。
其中,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項目包括建設青島市污泥干化焚燒工程、污泥堆肥工程等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與處置項目4個,粉煤灰、廢石材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2個,青島靜脈產業園新建廢汽車拆解線1條,再生資源分揀中心1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項目包括小澗西等生活垃圾焚燒、填埋等項目29個。污染場地修復試點項目為紅星化工廠鉻污染場地修復示范工程。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加強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產生、運輸、處置全過程管理,完善固體廢物管理機制。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電子廢物等廢物處置利用設施建設,提高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與污染防治水平。完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和處理設施,提高無害化處理水平。開展遺留污染土壤修復試點示范,逐步完善城市工業搬遷遺留、遺棄污染場地的風險評估和環境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