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節點“泄洪”交警妙招治堵
????設立“綠黃紅”三色響應機制并制定應急措施
????昨日,假期進入第五天,車流、人流都達到了高峰,不少市民發現,島城主要道路除了個別沿海景區附近時而出現車流量加大現象外,并沒有發生像其他旅游城市一樣的擁堵情況。交警在進入市區的各個重要路段設立的32處分流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交警部門表示,島城的“雙節”假期最高峰已經過去,預計5日各景點周邊及市區
設立32處分流節點
據交警介紹,32處分流節點分別設立在進入市區的各個重要路段、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和進入青島的各條高速公路。
“分流節點運行模式采用汛期水庫泄洪的辦法宏觀調控,定時定量分流,根據各路段的實時路況,及時將較大的車流分散到車流量少的路段,將‘洪峰’分散開,以分治堵。 ”交警告訴記者。
大屏幕提示隧道內分流
昨日下午1時,正值沿海一線車流量較大時,記者開車通過膠州灣隧道收費站進入隧道前往市區方向,體驗了隧道分流節點的作用。
在通過收費站時,執勤交警提示注意隧道內的提示分流屏幕,記者看到隧道內頂端的屏幕上醒目地顯示“沿海一線道路擁堵”,提示車輛從云南路出口出隧道。提示屏幕在相隔1公里左右就會有一處。
記者在隧道貴州路出口看到,執勤交警已經用錐形帽將貴州路出口封閉,只允許公交車和出租車通行,并指揮車輛直行前往云南路出口。隨后記者由隧道云南路出口進入市區到達膠寧高架路,15分鐘后由膠寧高架路到達寧夏路青島大學正門,整個行程非常順暢,比走沿海一線省了大約半小時。
“綠黃紅”三色響應機制
據了解,在32處分流節點的基礎上,交警還設立了綠、黃、紅的三色響應機制,綠色響應表明市區道路基本順暢,未發生擁堵;黃色響應表明市區道路趨于飽和,局部區域發生擁堵;紅色響應表明市區道路飽和,全面擁堵。
“昨日一直是黃色響應級別,這兩天隧道的一個出口限時封閉就是應對黃色響應的舉措。”據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警部門在假期前即制定了“黃色響應”級別的應急措施,并實際應用。
根據預案,由黃島區江山路、青蘭高速、環灣路、杭鞍高架路、遼陽西路、遼陽東路、海爾路合圍區域各相關分流節點,根據指令實行向外圍分流,確保市區不發生大面積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