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這里的生活非常“養生”
老兩口計劃著要一直在這里住下去
除了每周兩天到市里的老年大學上課,張孝溫每天在山里的生活很有規律,用他的話說叫很 “養生”。“早晨被小鳥叫醒后,先在小院里呼吸新鮮空氣,等老伴做好早飯一起吃,然后泡上一壺茶,一邊喝茶一邊練書法。”張孝溫說,他現在更多的時間愿“宅”在家里,一個上午除了練書法就是琢磨修理他的20多棵盆景,午餐老
“能過得那么安逸,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村里的民風非常好,不會因為我們是‘外來戶’而另眼看我們。”張孝溫說,他們來了不到半年就基本認識了全村的人。有事需要幫忙,吆喝一聲鄰居們就都來了,不像在城市里,有可能住在對門多年卻還互相不認識。
“身體還不錯,就一直在這住下去吧,再過幾年身體不行了,就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回市里,春夏秋三個季節還會回來的。”陳女士計劃著,因為這里沒有暖氣,除了冬天能稍微冷一些外,其他都比市里要舒服安逸,他和房東簽了10年合同,準備到期再續,繼續過這種農村人的生活,一直到老去。
“搬回去我那些盆景就沒地方放了,萬一電梯壞了,爬樓都爬不動,每天呼吸汽車尾氣會很不舒服,晚上又會因為汽車聲太大而失眠……”張孝溫數算著,他已經習慣了山村的安靜,怕回到城市不能適應。
“還有城市里現在關心的PM2.5,在我們這里根本不用考慮。”張孝溫調侃,這里的空氣用作家賈平凹的話說 “都可以裝進塑料袋里拿到城市去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