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詩句。昨日是第32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辦好農業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記者走進青島的大小飯店發現,青島餐飲剩飯剩菜數量正在逐年減少,在家常菜館中,打包剩飯已不是稀罕景、丟人事;但是在一些高檔酒店內,剩菜率仍居高不下。“現在剩菜最厲害的,一個是婚宴,另一個就是商務宴請,一般家宴已經很少有剩菜飯的事情。”萬達艾美酒店營銷部負責人郭
家常菜館 80多桌剩飯菜不到一泔水桶
昨日下午1時30分,記者來到福州北路小喬豆腐家常菜館,店內已經是座無虛席。至下午2時10分左右,該飯店共接待客人80多桌,但加起來的剩菜剩飯連一個泔水桶都沒有裝滿。
“我們這里一共是70多個餐位,中午翻臺率比較低,一般都在七八十桌客人,而晚上最火爆的時候能到200多桌。”該飯店經理孔祥峰向記者介紹說,雖然每日接待客人較多,但因為大部分都是家宴或親友聚會,所以每桌的剩菜剩飯率很小,“很少有成盤成碗的剩飯剩菜,而且打包的情況也非常普遍。”
就在記者采訪時,有6名客人剛剛離開,孔祥峰告訴記者,他們6個人一共點了6道熱菜和1道涼菜,“你看,鍋貼只剩下了兩個,我們的拿手菜石磨豆腐只剩了一點湯底,還有兩個藕荷,然后是一點炒蘑菇。”孔祥峰說,粗略估算,這桌客人的剩菜率不到10%。而另一桌客人所剩飯菜更少,記者看到,一桌5個餐盤其中4個盤子里一點菜渣都不剩,原來全都打包帶走了。“我們倆中午過來吃個飯,點了5個熱菜,當時服務員還提醒我們點多了。”消費者郭先生說,最后他們只吃掉了一大半,其中4個菜剩了很多,于是就都打包帶走了,“現在打包很正常,而且我是跟熟人一起來吃飯,談不上丟人不丟人的。”郭先生說。
而在臺東八路的旭光快餐店內,大部分客人剩飯菜也都很少。“現在收泔水的都不上我的門了。”店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店只供應幾個招牌菜,包括辣子雞、螞蟻上樹、炸蘑菇等,客人也都是沖著好吃、低價而來,所以大家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很少有剩下過多飯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