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還是心理安慰?
公務員考試熱潮催生了公考培訓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但是,在明知即使付出高額培訓成本,結果可能還是考不上的情況下,眾考生還是扎堆去報名參考,這就值得深思了。
已經報名參加國考培訓的張同學坦言:“這是我第一次考公務員,覺得自己復習的還不好,就想著來報個培訓班。之前沒有報過培訓班,沒想到學費這么高,也不知道效果怎樣,其實對我來說,報培訓
已經順利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李志告訴記者,國家公務員考試是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和測驗,想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參加突擊培訓,是不可能實現質的飛躍的。市面上出現的“公務員考試指定用書”、“專門培訓機構”等都具有一定的欺騙性質。
青島大學就業辦朱老師表示,如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工作不穩定的因素也在增大,相比之下,公務員工作穩定,工資福利比較高,因此備受青睞。這也是造成公務員考試不斷“升溫”的重要原因。但是,大學生找工作的前提是對自己、對目標工作及其環境作明晰的分析和規劃,否則,既浪費了應聘成本,更浪費了尋找其他工作的機會成本,得不償失。公務員不是永遠的“鐵飯碗”,對學生來說,積極備考公務員并沒有錯,但不能盲目地把公考視作找工作的唯一途徑,更多的是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己全方位的能力,考生報考公務員應該理性,高投入未必會有高回報。(記者 李源心 劉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