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長春>>
數張“城市名片”詮釋長春上榜理由
那么,長春人的“幸福感”來自何處?其實,對照此次評選中“城市幸福感”的主要特征和評選指標,你會發現長春的數張“城市名片”就說明了問題,上榜可謂實至名歸。
據了解,今年7月末,由長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我愛長春十大理由”出爐,它也成了長春的靚麗“城市名片”。具體“我愛長春”理由包括:滿城好人,文明之都;綠色宜居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長春到處充滿文化氣息;一座車輪上的城市;科技創新之城;在這座城市生活很有安全感;油油黑土地,東北大糧倉;有了“暖房子”,寒冬不再冷;寬容大氣長春人,自強不息城市魂。
長春民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長春再次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市,對于老百姓來說并不意外,而普通市民也切身感到了這種幸福感。“長春市2012年民生行動計劃中包括就業增收工程、社保提升工程、“大救助”工程、文化繁榮工程、教育惠民工程、交通順暢工程、醫療保障工程、扶殘助殘工程、公共環境改善工程、安全保障工程等民生行動,實實在在的政策和切實可行的措
施,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真是一年比一年提升。”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方聲音>>
市民、網友、專家均認為實至名歸
榜單出來后,從網友回帖和記者采訪中發現,包括普通市民、網友、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對長春再次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多數都表示實至名歸。
說起“自己幸福嗎?”長春市民秦小姐干脆地回答道:“我當然很幸福,工作穩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網友@“我愛我家”在網上回帖中寫道:“榜單上不少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幸福感均排在90位之后,長春雖然在綜合實力上跟這些一線城市還有差距,而我們長春人有著自己的"小幸福"。”緊接著網友@“愛深沉”回復道:“舉雙手贊成!一線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及生存環境中的競爭壓力相比長春要高得多,導致生活幸福感降低,因此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的成績"名落孫山"。”
東北師大社會學教授則認為,“幸福感”是對生活主觀方面的感受,是切身的體會。長春連續多年上榜與近些年來政府部門出臺的教育、醫療、社保、社會治安等多項相關惠民政策有關,也與社會各界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有關,更與長春市民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分不開。“我認為"最具幸福感城市"就是讓長春本地人和外來務工人員都覺得方便、舒適、溫馨。”(姜永鑫 吳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