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探訪 倉庫里都是寶大半不能賣
這邊放著一排名表,那邊是一櫥柜的首飾珠寶,還有鋼琴、瓷器、根雕、字畫……在熱河路這家典當行的雙層倉庫內,記者可以說是大開眼界。然而該典當行負責人于經理卻告訴記者,其中一大半是不能夠對外出售的。
“按照規定,只有3萬元以下的絕當品才能由典當行自行處理,價值較高的物品要進行公開拍賣。”于經理解釋說,到借貸機構借款時,借款人需要將
而對于那些購買絕當品的散戶,于經理表示,目前島城這類人并不是很多,而其中大半并不是抱著發財的念頭而來,“很多都是想買點便宜貨,然后自己用的,比如寶石戒指、古董擺件等。”對于這部分人群,于經理表示,其中以中高層次的人士居多,既具有一定的購買能力,又對奢侈品有消費需求。
“真正的大宗絕當品,我們都會走拍賣途徑的。”李滄區一家典當行經理孫坤表示,像房地產等大宗絕當品都要公開拍賣,一般會由相關部門統一組織,提前向社會公示。“這幾年,拍賣房產土地的情況還是有的,都是還不上錢了,又沒有其他門道找錢贖當。”孫坤表示,有一部分固定人群,專門競拍這類絕當品,但因為是公開拍賣,一切都靠實力說話,所以缺乏資金支持的人,很少能參與其中。
行家取經 珠寶玉器將是下個熱點
在于經理的介紹下,記者聯系到了經常光顧典當行的行家老范。“你要是想花錢消遣消遣,那就沒什么講究;但如果想從中賺錢,那就得知道絕當品里的門道。”老范說。
“首先,買絕當品并非一點風險沒有。”老范介紹說,現在典當行在辦理質押時,要由專業人士來鑒別質押品,“以前叫‘掌眼’,現在叫‘典當師’。”老范說,直到現在,國家還沒有對典當師做出明確規定和資質認證,所以大家都是自學成才。而在眾多的絕當品中,不乏“掌眼”走眼收進來次品、贗品,而這類次品贗品往往仿真度相當高,一旦被買走就可能賠上一筆。此外,還有部分典當行,會將低價絕當品提價銷售,利用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賺取黑心錢。
老范建議,如果不具備專業鑒別能力,最好只購買黃金或其他一些價值較穩定的物品,這類物品購買時一般不會買虧;而那些具備一定鑒別能力的,則可以考慮古玩字畫和珠寶玉器。“以前黃金是最火的,現在珠寶玉器也開始升溫了。”老范預測說,接下來,珠寶玉器將成為絕當品中的熱點,“這些物品的市場升值空間大,而且典當行一般定價都非常低,是最可能賺大錢的一類物品。”老范說,有次他購買了一尊價值8000元的玉佛,后來倒手賣了10萬,但這樣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就要機緣,還要有眼力。”
對于大眾消費者,老范建議,選擇正規典當行是保證不虧的關鍵。“首先正規典當行的掌眼一般都很專業,基本不會收進假貨、次貨。其次,正規典當行賣絕當品,都會給開發票或收據,可以成為將來維權的憑證。”老范建議,市民淘寶時可貨比三家,在多家典當行看看,即便是同一家典當行,不同的分店其貨品的質地、成色價格也都有不同,可以多比較選擇自己最中意的絕當品。(記者 官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