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自2009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市以來,按照國家、省和青島市的統一部署,堅持以人為本、多措并舉,率先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障全覆蓋。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6.1萬城鄉居民參保,參保率達99.5%,累計收繳保費10.24億元,財政累計投入達4.13億元,其中即墨財政投入1.91億元,累計為18.84萬人發放養老金6.05億元。
????積極作為,開拓創新,
確保政策全面惠及城鄉居民。
????即墨市在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的同時,立足實際,實施政策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將城鎮中沒有養老保障的6.56萬名居民一并納入試點范圍,并重點實施了多項政策創新:在繳費檔次方面,除執行國家規定的五個繳費檔次外,又增加了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五個繳費檔次,滿足了不同經濟條件居民的繳費要求。在參保方式方面,對繳費困難人員,積極協調銀行采取“封閉貸款”的方式繳納保費,用個人賬戶養老金還貸,基礎養老金正常享受,實現了老有所養。在政府補助方面,為進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自2012年7月起,該市將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對參保繳費人員,政府給予每人每年30元的繳費補貼。僅此一項,地方財政累計投入就達4900萬元。同時,對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人員,由政府在全額支付55元基礎養老金基礎上,再為每人每月加發10元基礎養老金,目前已累計為8800人加發基礎養老金145萬元。在弱勢群體扶助方面,對符合條件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由政府按500元標準為其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并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政府繳費補貼。同時積極引導和支持低保、五保、優撫對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確保現有待遇水平只增長不降低。在喪葬補助方面,自2011年1月1日起,已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員死亡,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在其死亡次月的20日前,按規定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登記的,一次性發放喪葬補助金1000元。
????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積極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
????為做好試點工作,即墨市在市鎮兩級成立了專門經辦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各村(居)委會設立了專管員,并先后投入300余萬元,配強配齊各項專用設備設施。同時結合全市工作需求和現狀,與駐即墨市金融機構聯合開發了能與“核心三版”對接的信息系統,以及供村莊群眾參保登記使用的單機版,借助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全市完成1101個村(居)的信息錄入、保費收繳及待遇發放工作,正確率達100%,為不斷滿足工作需求,即墨市先后投入130余萬元,不斷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確保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的順利開展。
????務實作為,強化服務,努力提高城鄉居民參保率。
????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即墨市通過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媒體和手段,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有效提高了群眾的政策知曉度。其中,在即墨電視臺連續播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系列專題節目;在市委《工作簡報》、即墨網絡論壇連續刊發政策解讀;開通咨詢熱線,實時答疑釋惑;并發放《宣傳手冊》、《政策問答》60萬余份。為提高鎮村兩級經辦人員的政策和業務水平,成立5個專門培訓組,分別到全市23處鎮(街道)舉辦了三期政策業務培訓班,與鎮、村兩級經辦人員面對面講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并耐心細致地答復經辦人員和群眾提出的疑難問題。為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成立7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督導組,對各鎮(街道)的政策宣傳和發動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并走訪了解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和認同度,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水平,目前該市已建立起了以POS機、ATM機、農金通為主體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渠道,實現了全覆蓋,方便了城鄉居民就近繳費、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有效作為,嚴格監管,確保基金運行安全。
????為保障試點工作規范有序進行,杜絕資金管理疏漏,即墨市嚴把四道關口:把好申報領取關。對達到領取年齡的參保人員,要求提前一個月到村(居)委會辦理養老金領取登記手續,待張榜公示后于每月10日前報鎮經辦機構審核,鎮經辦機構每月20日前報市經辦機構審批。把好聯動核實關。村(居)委會每月初要將上月領取人員死亡及服刑情況報鎮經辦機構,由鎮經辦機構審核匯總后報市經辦機構;市公安局、民政局、法院于每月初將相關情況抄送市經辦機構,市經辦機構及時做出處理,避免了冒領虛領現象發生。把好復核審查關。鎮經辦機構每年3月份對養老金領取人員進行一次領取資格認證,市經辦機構對全市10%的村(居)進行抽查。對于因上報審核不及時、不準確,造成虛領、冒領養老金的經辦單位或人員,由責任單位、責任人負責追回或賠償損失。把好基金監督關。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由人社、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全程監督,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保費收繳、養老金發放均通過銀行專用存折,實現了基金“網上流、銀行走”的管理模式,從制度上杜絕和預防了基金流失,并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由市紀委監察局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的電子監控系統,確保了基金運行規范、安全。
上一篇:即墨為實體經濟營造“小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