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想不到企業轉型的節骨眼趕上了好政策!”青島錨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尹海倫感慨著自己的“好運”,受國際海運業不景氣影響,這家專業化從事船用錨鏈生產的企業迅速實行產業轉型,開發用于深海石油鉆井平臺的產品海洋系泊鏈,企業新上一條大型流水線設備,恰逢即墨市出臺扶持實體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包括鼓勵企業通過技改擴大產能,“投資額過5000萬元項目,按其設備投資貸款基準利息的50%給予補貼,”這家企
????“不難感知實體經濟的下滑苗頭,”即墨工信局局長任日平介紹,當地制造業特別是鑄造、汽配等行業訂單銳減,“我們視之為非同小可,”他分析,工貿發達的即墨雖以市場而聞名,但縣域經濟的龍頭還是工業,全市制造業GDP、稅收占比都超過一半……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實體經濟穩健一直是“即墨特色”,必須毫不動搖地推動其健康發展!為從根基上壯大實體經濟,即墨今年提出“3×3振興計劃”,即著力打造汽車、發電裝備、造船三大機械制造產業鏈,提升做強紡織服裝、家電電子、機械加工三大傳統制造業產業鏈,培育壯大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新一輪實體經濟振興還鎖定了戰略目標,即“個十百千工程”:到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000億元,培育兩個年產值過千億元產業、10家年產值過百億元企業、100家年產值過十億元企業、1000家規模以上企業。而與新的目標相配合,即墨輔之以一攬子密集的、細化到各方面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營造了“小陽春”氣候。
????春江水暖鴨先知,紅妮集團新上一條2000萬元流水線,按相關政策獲得70萬元貼息,但總經理劉勇全對政策利好的感觸遠不止于斯。“技術創新、人才引進、電子商務等各個方面都有激勵補貼,”他分析,即墨對建立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獎勵,同時還對實體企業創品牌給予資金扶持,對創市級以上名牌的,再逐級給予50萬元不等的獎勵……他坦言:企業已強烈感受到密集扶持政策的力度,并引以為上升的標桿,已建立市級技術中心的紅妮,又在“沖刺”省級技術中心,“與政策引導同步”的步調,推動著紅妮不斷提升企業的研發創新實力,先后開發出高支紗棉、伊克斯等“薄、暖”新纖維面料內衣,領先于激烈競爭的市場。令這位職業經理人尤感興奮的是:政府還做了企業自己做不到的事。他介紹,新的政策包括支持重點企業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打廣告,按其廣告費用2%-5%予以補助,政府“埋單”買展位,買策劃,拿出300萬元鼓勵企業參加重要展會。邀國內著名機構為即墨紡服品牌作整體策劃,還由“面”及“點”服務民企。這家機構為紅妮內衣營銷作了個性化診斷,開具了“終端陳列專業化”建議,“紅妮內衣生活館”一炮打響,在島城內衣界首推“靜模”展示,較快躋身高端品牌。從產品創新、品牌營銷中嘗到甜頭的紅妮,運營指標保持逆勢增長,訂單執行同比增長了7.8%,年銷售額保持10%的增長勢頭。
????“最關鍵的是搭建平臺,”談到扶持實體經濟即墨工信局副局長趙瑞林如是分析,即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已與青島市形成連通互動,包括建立企業信息網絡服務中心,整合了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資源。還建立了完備的融資資源庫、金融機構服務庫、企業融資項目數據庫。華泰散熱器有限公司一筆200萬元貸款到期,無法短期內籌集續貸資金,“過橋還貸”責任部門深入企業調查,最短時間內為其辦理了“過橋還貸”。據統計,上半年即墨已為企業提供4.9個億過橋擔保資金。
????為“培育10家年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即墨的扶持舉措已細化到“一企一策“,會診難題。由即墨市工信局牽頭,成立骨干企業服務團隊,實行個性化服務。
????一系列利好政策帶來的推力,已使新一輪傳統企業轉型項目呈現密集釋放:即發盛寶紡織二期、亨達數碼工業園等項目總投資50億元,涉及新材料、新技術……據統計,即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655家, 1到8月份全市實現工業產值1272億元,增長23.5%,在困難形勢下保持著較健康的發展態勢。(記者 錢 卓 通訊員 隋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