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單信息,4毛錢一份
光棍節前一天收到58條促銷短信,記者調查快遞單信息網上公開賣
雙十一淘寶天貓商城創下191億元的銷量,市民小王的手機也收到了近60條淘寶促銷廣告短信,很多商家都是她沒接觸過的,怎么能有她的手機號呢?她詢問商家得知,自己的地址、電話等信息被掛在網上公開出售,商家買到后發來廣告短信。11月12日記者找到一家賣快遞單信息的網站,在上面4毛錢
一天收廣告信息58條
“淘寶搞個促銷活動,我的手機短信響個不停,全是促銷廣告,僅僅在11月10日一天我就接到了差不多60條廣告短信,我很奇怪這些店鋪是怎么知道我電話號碼的?!?2日上午,家住大堯三路的市民小王給記者展示了手機里的垃圾短信:“全店五折包郵!滿百再減優惠多!明日十點前付款還有免單機會”、“雙十一購物狂歡節1至5折包郵 ,全年僅此一次”、“雙十一你搶了嗎?快加把勁,庫存有限,不搶就沒了”、“女裝全場特價,錯過一天后悔一年”……這些短信號碼均是以106550開頭,記者細數發現,這樣的短信居然有58條。
“有些店鋪我的確消費過,當時留下了地址和電話,他們發廣告短信也就算了,但是一些我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店也在發短信?!毙⊥醣硎?,自己起了疑心就上網查詢,發現有不少網友也遭遇類似情況,有網友說部分商家承認是消費者填在快遞單上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倒賣,被商家買來后利用的。
快遞單信息公開賣
12日中午,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專門售賣快遞單號信息的網站,打開網站首頁,上面就寫著“已掃描單號無收貨地址0.4元,有收貨地址0.5元,未掃描單號1元?!毕旅骐S機展示了一些快遞單號,點開里面詳細記錄著每個單號的詳細信息,包括單號價格、快遞單號、快遞類型、是否掃描、發貨地點、收貨地點、預計掃描時間、實際掃描時間等,網站還用紅色字體提醒“本站所有單號只限發布一次,出售一次,請放心使用”。
按照網站提示,記者注冊了一個賬號,在購買單號一欄隨意搜索11月6日發貨,收貨地點在青島市的單號,頁面上隨機出現了9個已掃描單號,記者通過支付寶花3元購買了其中6個有收貨地址的單號。隨后記者打開買到的單號,里面有詳細的單號、快遞公司、發貨地點以及收貨地點信息,涉及到圓通、申通、韻達、天天、順豐等多家公司,記者分別在快遞公司官網上輸入這些單號,看到里面記錄著快遞包裹的詳細流程,六條單號均真實有效。
易催生假信譽假包裹
消費者寫在快遞單上的信息被商家利用,在業內早已不是新聞。買賣快遞單號信息的網站客服“小雪”告訴記者,很多人來買單號都是為了給淘寶網店刷信譽,本來一件商品沒人購買,賣家雇來一幫朋友拍下商品,再買來單號信息虛擬發貨,最后再讓朋友好評,造成商品成交量大,品質好的假象。更為厲害的是,不法分子在買單號信息的同時可以輕易買到快遞底單,這意味著偽造包裹很簡單。
“我們收到過類似手機變磚頭,買的貴重物品被掉包的案例,還有假快遞員趕在真快遞員之前接觸收件人 ,用假的包裹騙取收件人的貨款?!鼻鄭u市消協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讓收件人“受騙”的,既可能來自第三方制造的假包裹,也可能來自快遞公司員工的“掉包”,由于現在快遞包裹的賠償標準不完善,賠付往往不高,收件人即便投訴,也很難追回等價損失。
應注意管理個人信息
這些快遞單號信息都是從何而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除了購物網站商家泄露之外,也不排除很多素質不高的快遞員私自向這些網站販賣客戶信息。此外,市民自己隨意丟棄快遞單,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山東楊青律師事務所的王偉律師告訴記者,私自買賣個人信息不僅侵犯公民的隱私權,還可能給不法分子留下犯罪的機會。如果買賣個人信息達到一個很大的金額,還可能構成犯罪。王律師稱想要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的事件發生最好是呼吁國家出臺相關法規規范網購和快遞業。對于市民自身來說,應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在網購時能填寫單位的地址和電話就不要填寫自家的詳細住址,此外在收到包裹以后不要隨意丟棄快遞單,最好先涂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或者集中起來定時統一銷毀。(記者 邢成博 實習生 張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