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學生住的是出租屋,睡的是大通鋪。胡文君提供
2011年9月,來自棗莊的胡文君進入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學習,不到一年,胡文君因為對學校強制安排的實習不滿提出退學。如今,退學在家的胡文君仍然對學校的做法很不解,為什么大一就要實習?為什么去跟專業沒有關系的單位實習?為什么實習的時候沒有老師帶隊?為什么實習單位內部透露的工資和學校給的不一致?一切似乎迷霧重重。
一個高職生的實習樣本
實習,從大一開始
2011年高考,家住棗莊市的胡文君成績并不理想,在聽從同學的建議后,胡文君報了位于日照的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水利工程系測量專業,“當時很多人都說這個專業以后就業會比較好,所以就跟著報了。”到學校報到后,胡文君覺得學校很不正規,特別是從下半學期開始,學校開始以各種名義收費,并要求學生實習。而實習內容,有時候是必須在車來車往的省道上測繪。
“先是要求買學校的本子,接著宿舍必須統一購置84消毒液和刷子,不買不行,再后來要求買六十頁信紙,接著便是一個宿舍每人交了7塊錢,發了一個標識牌,上面印著公寓守則,但上面還有‘贊助’,這說明是贊助單位印的吧,還要收錢?搞不明白。”直到現在,胡文君還清楚地記得學校的種種做法。
終于,今年五一前后,被學校突然安排強制實習后,胡文君對學校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當時離五一假期還有不到一星期,我們正在開運動會,大家以為開完運動會就可以直接回家,很多學生都買好票了,結果突然通知我們去實習。”胡文君直到現在也搞不清楚學校的安排,“我們才大一,很多專業課都沒有學完,為什么就要去實習呢。一般來說,很多職業學院的實習都會安排在大二或者大三。”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規定,職業教育實行“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學習2年,第3年到專業相應對口的指定企業,在實際操作中,職業學院的學生實習時間一般安排在大三才開始實習,極少數的學校安排在大二,但幾乎不會安排在大一。
讓胡文君感到蹊蹺的是,直到臨走的前一天,老師才告知實習地點是在濰坊的寒亭區,而且沒有帶隊老師,自己買票去,“老師說以后會給報銷的。”
“班里的男生分了三批,我和一個同學一起到寒亭,都沒有老師帶隊,是我們自己坐車,自己找到單位去的,還有的去了德州齊河,菏澤曹縣。”胡文君告訴記者。
睡大通鋪,常吃不飽在學校老師的強制要求下,胡文君和同學自己坐車從日照到了濰坊,然后又打了一輛黑車到了濰坊寒亭區,找到實習單位后才發現,所謂的實習毫無技術含量可言,而且還很危險。
“到了實習單位 ,才發現住的就是一個出租屋,看著不像是正規的實習單位。”胡文君告訴記者,當時就有一種被欺騙了的感覺。
另外一位同學也告訴記者,實習單位非常簡陋,晚上睡覺的地方是幾張單人床拼湊起來的,蓋的被子又薄又臟,“剛去的時候是五一前后,還有點冷,吃飯還經常吃不飽。”
記者從胡文君提供的照片上看到,這些學生吃飯時,用的都是一次性塑料水杯,一張桌子旁三五個同學,擺了三盤菜,學生們吃得一干二凈。
接下來的實習內容讓胡文君愈發確定自己被騙了。
第二天實習開始了,胡文君被一個人帶著開始了實習,結果胡文君發現實習內容跟自己的專業課程格格不入。
“我們主要學的是建筑工地測量,在課堂上用的儀器是水準儀、經緯儀等儀器,結果來了之后讓我們測農田,這一塊主要是城市規劃方面的土地測量,而且用的儀器也是GPS,這種儀器很簡單,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學會,當時就感覺自己是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