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下水的第一艘20.5萬噸的散貨船。
甲板上,工人們正在工作。
“乒乒乓乓”……11月24日上午9時許,即墨市田橫鎮女島旁邊的造船基地內,工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長400多米的船塢內,一艘長300米、寬50米、高24.75米、載重20.5萬噸的貨輪正在進行著組裝,這是山東省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噸位船舶,而同型號的首艘貨輪也已于今年9月24日下水。這標志著以造船業為代表的青島海洋制造業也實現了新一輪的大發展。
高興 20.5萬噸貨輪一艘接一艘
僅纜繩就有小孩拳頭粗,站在船下面必須要拼命仰起頭才能看到船上部分……這是20.5萬噸散貨船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11月24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位于原青島造船廠,現改制為青島揚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造船基地,見到了這艘停靠在30萬噸級船塢外、正在進行最后工序的20.5萬噸級散貨船。這艘船體已經涂上紅黑相間顏色的巨輪在晨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
順著船體旁邊搭起的20多米的樓梯,記者爬到了巨輪的甲板上。由于太高,記者從一個艙蓋口往船艙看,一陣眩暈襲來 。此時,甲板上各組隊的工人們早已經在甲板上忙得不可開交,“船體已經在船塢組裝完畢了,現在到了最后階段,就是打造管道、機艙等船上部分的零件了。”安徽籍的管道工人張文忠是去年9月份開始參與建造這艘散貨輪的,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從事造船工作已有五六年,跟著施工隊伍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各大造船廠,但建造如此大的貨輪,他與工友還是第一次,張文忠高興地告訴記者,造這種大船對工藝、技術上的要求要高一些,他在建造這條大船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除這艘船之外,在后邊的船塢里另一艘同樣型號的船正在組裝著。”順著張文忠的指引,記者看到在這艘巨輪身后的長達400多米的巨大船塢內,第二艘 20.5萬噸的散貨船正在逐漸露出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