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從事泡菜出口生意的徐勤海就開始忙起來了。從10月初開始,他就頻繁地接到老客戶們的電話,要求增加泡菜的供應。他的忙與一海之隔的韓國經濟緊密相關:5051萬韓國人每年要吃掉約176萬噸泡菜。除去當地制作,半數以上進口的泡菜就產自青島。目前,泡菜出口加工為青島帶來的相關產業收益每年近10億元,青島與韓國因泡菜而變得緊密。
探訪:平度有個“泡菜村”
平度張戈莊鎮尚河頭村是名副其實的“泡菜村”,全村大大小小的泡菜加工廠有十幾家。德盛是其中一家,也是青島最大的泡菜出口加工企業,每年出口約兩萬噸泡菜。許勤海就是這家企業的總經理。昨天上午,記者進入該廠泡菜加工車間,探訪泡菜加工全過程。
進入泡菜加工車間的第一步是消毒殺菌,任何人、任何設備進廠都要經過嚴格消毒處理。“必須確保整個加工環節的無菌生產。”許勤海告訴記者。記者和所攜帶相機全部經過消毒后才進入到車間內。
記者看到,泡菜加工車間被分隔成五部分,對應的是加工的五大環節。許勤海介紹說,毛菜采購回來后,首先需要進行剝皮、清洗和分割切塊,然后經過第一道撒鹽腌漬程序,時間控制在10個小時。初次腌漬結束后,進行清洗并消毒,再經過幾個小時控水處理后,將事先調配好的醬料均勻涂抹在白菜上。調制好的泡菜經過冷庫打冷處理,出廠時加上外包裝,一袋成品泡菜就完成了。
記者在車間看到,泡菜加工過程除白菜切割和包裝使用機器外,其它環節幾乎全靠人工,加工車間里有近200個工人同時工作,人工最密集的環節當屬涂抹醬料。在車間里,工人們必須用手撥開一層層白菜葉子,然后將醬料均勻的涂抹在每層葉片上,每個小組加工的泡菜還有專人記錄,以便進行質量跟蹤。“這個環節最容易出人工紕漏,一根頭發、一點雜質夾到白菜里,就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