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大學生堅信未來的創業環境會越來越好
????青島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內,年輕創業者們的腳步是緊湊的,說話聲也是簡短有力。
????“我覺得方案應該有點文藝范兒,正好‘迎合’消費群體的口味。這個方案缺特色……”在孵化基地的一間辦公室,青島尚德元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國慶,正跟幾位同事因一營銷方案而爭論,說到激動處,他們幾乎要“吵”起來。
????出生于 1984年的胡國慶,已有三年多創業經歷。在他的辦公室內,跟李開復等創業者的合照,掛在顯眼處。
????作為一名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的大學生,胡國慶從校園的節慶活動起步,緊盯校園商機,成立了省內小有名氣的校園活動節慶公司,并且逐步將發展觸角伸向了網絡營銷、年會策劃等。
????“初次創業失敗,又被風投方排擠出企業時,我也彷徨過。”胡國慶說:“現在看來,大學生創業失敗并不可怕,但要在‘試錯證偽’過程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現在的胡國慶在業內已小有名氣,去年他還作為青年創業者代表,受邀參加了在大連召開的達沃斯論壇。
????十八大報告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對此,胡國慶有著切身的體會。他說,目前青島的大學生創業風起云涌,創業率已從0.3%猛增到4.8%,大學生創業者的“云集”,對就業的拉動、對社會的貢獻都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
????“審批提速、稅收減免、創業獎勵……目前,青島創業環境的提升是日新月異。”胡國慶結合自身的經歷告訴記者,在青創業這幾年,享受了系列優惠政策,光房租就減免了5萬多元。“不但被扶上了馬,還被送了一程。青島今年全面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出臺了許多有助于青年創業的政策,我相信,有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青島未來的創業環境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創業之路也會越走越順。”胡國慶說。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對十八大報告中的這段表述,胡國慶深有感觸:目前青島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短板”是缺乏信息和市場判斷能力,而缺乏相關教育和培訓是其創業最大的阻礙。
????“有調查顯示,至少45%的英國大學都開設一門或多門創業教育課程。此外,學校也給學生們一些實質性的創業指導。高校還聯合起來專門成立針對大學生的創業網絡,通過提供創業計劃等來支持學生創業。”胡國慶介紹說,希望青島也能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在一些條件成熟的學校開設大學生創業課程,教會大學生取得經營資格的程序和籌措資金的渠道,了解經營方面的經驗和原則。“缺乏科學的指導,單憑少數學生的自我培養意識和自我實踐鍛煉,難以使大學生自主創業形成規模、形成氣候。”
????“在一些發達國家,一個人只要具備某一方面的專長,他就可以開創一番事業,”胡國慶說,而目前的大學生創業門檻卻很“苛刻”——在具備專長的前提下,同時還必須是“全才”,需懂管理、公關、財務、融資等等。
????“‘不全面’讓很多大學生創業‘半途而廢’,這就需要社會服務系統來彌補這種‘不足’。”胡國慶說,這需要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體系和教學研究體系,一方面是創業教育的跟進,另一方面是對創業活動的跟蹤輔導。政府和社會的指導、扶持、保護需貫穿大學生創業的前、中、后三個時期,建立一條有效引導青年創業、有利于培養創業人才的“綠色通道”。(記者 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