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么漲下去,只能嗑嗑瓜子了,小核桃什么的都吃不起了,太貴了。”昨天,在市場購買炒貨的市民王女士說,入冬想去買點炒貨吃,發現今年的炒貨漲價很明顯,真有點兒吃不起了。記者走訪島城多家農貿市場看到,瓜子、花生、栗子、開心果、小核桃等干果炒貨紛紛上架,與去年相比,今年炒貨價格普漲兩成左右。
干果炒貨身價挺“硬”
不少市民有看電視、閑聊時嗑瓜子、吃松子的習慣,不過市民今年吃炒貨可要多掏銀子了。
昨天,在湖南路的一家炒貨攤上,記者看到瓜子、栗子、花生等炒貨擺放在了顯眼的位置,不少市民正在選購。記者發現,今年各類炒貨的上市價格并不低,像瓜子最貴的每斤15元,便宜點的每斤也要在10元左右,相比往年瓜子的價格,每斤至少上漲了兩三元。
栗子也是“漲價大戶”。攤主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賣的兩種栗子,小的每斤16元,大的每斤20元。而去年的價格便宜不少,例如,“大號”栗子成色比今年的還好,但只賣16元一斤。“遷西那邊栗子減產了,所以炒栗子漲價。”張女士說。
記者又走訪了幾個攤位,發現小核桃、南瓜子等也變成了漲價的主力軍。記者了解到,小核桃目前價格都在每斤五六十元左右,貴的一斤要70元。“由于今年是板栗和堅果的小年,產量相對于去年少些,所以價格就更貴些。”水清溝市場一家炒貨攤主劉先生說,他分析現在小核桃只賣50多塊錢一斤的肯定是去年的陳貨,“要是剛上市的新貨,起碼要60元一斤。”此外,南瓜子也從每斤16元漲到20元。
春節臨近價格還看漲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許多前來購買的顧客紛紛表示“不理解”。市民李先生說,往年炒貨價格只會在春節前夕漲價,而且漲幅也不會太大,但今年剛上市就漲了一截,真有點吃不起了。
面對漲價,商家卻表示銷售影響不大。“很貴的本來就吃的人少,總體銷量影響不大。”攤主張女士說,“愛吃的還是會過來買,不買貴的買便宜的唄,不過漲價那部分錢我們也沒有賺到。”
業內人士分析,漲價的原因主要是異常天氣或自然災害導致的減產,今年的臺風、連續降雨和干旱都會影響原料的產量,再加上運輸、人工成本的大幅提高,必然會造成價格直線上升。據預測,隨著冬季炒貨銷售高峰的到來,高價或將持續,到春節前夕還有一波漲價潮。
多年從事干果炒貨銷售的劉先生提醒市民,挑選炒貨最好去超市買正規商家的產品,質量會有保證,在包裝上一般都會標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等。在挑選時不要挑過甜、過亮的炒貨,因為這其中很可能添加了甜味劑,食用后會對身體健康不利。(記者 劉文劍 攝影報道)
上一篇:夫婦買房圖優惠被中介逼假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