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進口配方奶粉進口關稅稅率將由20%大幅降至5%。昨天,財政部發布消息,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最受市民關注的就是進口配方奶粉產品。不過對于這個好消息,市民和部分商家既期待又擔心,因為近5年來關稅數次下調,可洋奶粉身價仍一路上漲從沒降過價,這次能降下來嗎?
配方奶粉關稅大降75%
國家財政部昨日發布消息稱,為積極增加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自明年1月1日起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降低稅率的產品主要分為五大類,一是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和醫療用品;二是汽車生產線機器人、寬幅噴墨打印機、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電動汽車用逆變器模塊、鋰電子蓄電池、無級變速箱用鋼帶等促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嶺土、云母片、鎢鐵、銻等能源資源性產品,以及船舶壓載水處理設備用過濾器、動車組用膠囊等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環保產品;四是紫苜蓿、奶襯、自走式飼料攪拌投喂車等支農惠農產品;五是羽絨、亞麻短纖、全自動轉杯紡紗機等支持紡織行業發展的產品。
據記者了解,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的進口關稅將從20%降至5%,降幅達到75%。
洋奶粉身價只漲不跌
記者了解到,其實今年以來,洋奶粉關稅一直在下調。從今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特殊配方奶粉進口關稅由原來的20%下調至10%。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和酸奶更是實行零關稅。新關稅剛實施后,奶粉價格并沒有松動,反而紛紛上漲。這讓消費者叫苦不迭。
“近年來,其實洋奶粉價格每年都在或多或少地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洋奶粉漲價的理由無外乎產品升級、成本上升、更換新包裝等。對于洋奶粉的連年漲價,島城家長感同身受。有細心的家長記錄的奶粉漲價軌跡顯示,近四年內某品牌奶粉每桶漲價達到七八十元,漲幅近50%。
“2009年,多美滋金盾(900克)的價格才170多元,現在貴的都已經快到240元了。”市民李女士說,她女兒剛出生時,她買過176元一桶的。3年后,當李女士的侄女出生時,她推薦了這個牌子的奶粉,但同款奶粉的價格卻漲了近70元。她粗略計算了一下,以每月喝3桶奶粉計算,現在養孩子每年僅奶粉漲價增加的花銷就要在2500元以上。從出生到4歲,增加的成本近萬元!記者詢問了島城多個家長,據他們總結的消費賬本,多美滋、美贊臣、雅培、惠氏這四大品牌900克桶裝奶粉,在最近三四年中都有至少50元以上的漲幅。
消費者盼望降價
此次關稅大幅下調,洋奶粉能放下身段嗎?對此,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市民。多數年輕父母對洋奶粉價格節節攀高叫苦不迭,可同時也表示無可奈何。市民顧女士說,今年她的寶寶出生后,奶粉價格漲了2輪。今年年初關稅下調后還漲了一次,對于此次降稅,她希望廠家能降價,但心里還在打鼓。
相比于消費者的美好期待,零售商家的看法更為現實,他們認為很難降。“說實話,我們對頻繁漲價都麻木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嬰用品零售企業負責人說,漲價是廠家在漲,銷售商還要安撫消費者、留住消費者,不斷擠出自己的利潤讓利銷售,“當然,最不幸的還是消費者,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
“我從業5年來,從來都是只漲不跌。雖然關稅下調了,可他們會說原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了,照樣還是不降價。”省內最大母嬰電商速普商城負責人陳先生說,洋奶粉一輪輪漲價,錢都被廠家掙去了,不但消費者叫苦,零售商家也為難,反而還要讓出成本促銷。他認為由于國產品牌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把奶粉市場拱手讓給進口品牌,特別是最近幾年,洋奶粉廠家過分強勢,已經形成了市場的極大不平衡、不合理,“這種情況一定會改變!”
洋奶粉能否降價?早報記者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