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官島—齋堂島—靈山島—田橫島—三平島,持續近一個多月的海島之行,從自然村落聚集千年的海島到無居民島,這些隱藏在我們身邊的世外桃源讓人贊嘆。秀美的風光和淳樸的海上人家讓這一顆顆海上明珠更加璀璨。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而青島將以十八大報告為指導,建設美麗青島和美麗海島。
現狀
青島所轄海島達70個
20世紀90年代的一次調查顯示青島所轄海島69個,海島岸線總長132千米,占青島市海岸線長度的15%。有57個在大潮高潮時露出海面面積達到500平方米(認定為“海島”的面積標準)以上的,其中最大的大福島達58萬平方米。海島總面積14.23平方公里,空間分布自東北向西南,沿海岸帶成島群、島鏈狀分布。島的面積大部分較小,只有黃島、田橫島和靈山島的面積較大。靈山島為島城最高島,海拔513米,除靈山島、大公島外,其余諸島海拔100米,屬于低丘陵地貌。
近年,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有關科研院所曾對青島所轄1.38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進行了專業測量,新發現三個海島,分別是石島礁、大橋島和小橋島,其中兩個位于黃島東部,另一個位于即墨田橫島西北方向海域。經初步測量,3個海島的面積都超過500平方米,達到了獲得海島“名分”的條件。同時由于團島和黃島已經完全成為陸域,經過專家確認其已經失去島嶼屬性,不再計入青島海區海島范圍。如果3個新海島得到確定將使青島海區的海島數量保持在70個。這些島嶼中,水島、驢島、小青島、麥島、團島鼻、牛島和吉島是人工陸連島。除團島和黃島外,青島海區共有8個海島目前有固定居民。
挑戰
設備陳舊失去競爭力
連日來的美麗海島行,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探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田橫島的景點都是鐵將軍把門,島上居民告訴記者,這些景點由外來的開發商負責管理。記者看到,島上的旅游景點設備都已經非常陳舊,很多景點的門口墻皮脫落,破舊不堪,島上的景點十幾年沒有任何變化。“這些東西都是在十幾年前建好的,早該淘汰了,卻一直還在使用。”村民說。
海島人家老齡化嚴重
在沐官島碼頭上,看著美麗的大海,村書記吳德寶無限感慨。這個自己住了50多年的小漁村,如今卻不得不面對后繼無人的局面。“島上現在幾乎看不到年齡在40歲以下的村民了,年輕人大都走出了漁村,在大城市安了家。”吳德寶告訴記者,不得不承認的是島上的物資和業余生活確實不如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這也是年輕人選擇外出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島上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這也讓他這個村書記感到擔憂,再過幾十年這個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會否成為無人島。
島上人關心海島發展
“在這住了一輩子了,不想出去也不愿意出去了。”和許多期待外面世界的年輕人不同,今年80多歲的李本衛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兒女的事業都發展得很成功,也想將老人接出海島,但每次都被老人拒絕,和年輕時一樣每天出海捕魚的日子讓老人感到很踏實。在島上走訪了一圈,記者發現老人們對這個小漁村都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但每個人也都不避諱目前的狀況。“現在島上就我們這些老家伙了,以后孫子輩的誰還會到島上來住啊,可島上沒人了這祖輩流傳的歷史不能跟著沒了啊。”一位老人說,如何讓海島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下去成了海島人家最關心的事。
分類
青島海島分為三種類型
專家介紹,根據海島的自然資源、面積規模、主題功能等因素,可將青島的海島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完全保護海島,共有41個,必須對海島及周圍海域進行完全的管制和控制,不允許游人登島游賞,禁止旅游開發,其中面積小于2公頃的有27個海島。第二種類型:控制建設海島,這類海島及其周圍海域進行嚴格的保護,在滿足生態安全、確保生態穩定的前提下,有條件地、合理地開發建設,共計10個,其中可以進行旅游開發的海島有:大公島(大公島省級海洋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靈山島(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和老公島。第三種類型:適宜建設海島,對海島及其周邊海域進行保護,在滿足生態安全、確保生態穩定的前提下,可以合理適度地進行開發建設,適宜建設的海島共計17個,其中田橫島、小管島、大管島、竹岔島、麥島、小青島、牛島、齋堂島、沐官島等可用來旅游開發。
出路
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從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海洋與漁業局將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力度。扶持6個沿海區市配備海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對主要入海口、排污口、重點海域、重點開發區和工程用海區的海水及沉積物環境進行全面監測,嚴格控制入海排污總量,及時發布海洋環境公報。二是提高海洋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深化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完成海洋預警報信息發布平臺和災害性天氣手機短信平臺建設,優化風暴潮漫灘預報模式,組織開展風暴潮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平臺發布海洋災害預警信息。三是推進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實施重點海灣、海岸帶、海域、海島環境整治修復工程。編制《青島市海洋保護區規劃》,加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加強已建保護區建設管理工作,開展選劃新的自然保護區、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調研。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實現新提高,全面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海洋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協調發展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明年,相關部門會全面推進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完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增加了主要海水增養殖區監測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嚴格執行海洋環評制度,開展海洋生態損害補償賠償辦法相關調研工作;另外還會加強海洋災害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置,著力推進海洋預警報信息發布平臺建設、海洋災害警報手機短信平臺建設;最后,將大力推進海洋公益項目管理和海洋保護區建設。推薦申報3個海洋科技項目、5個海洋公益科研專項和3個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設立膠州灣濱海濕地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站;全市海洋保護區總面積已達到150多平方公里,優良水域面積占近岸海域總面積的98.8%。
建設美麗青島
一個月的美麗海島行短暫而充實,給記者帶來了心靈上的震撼和無限的期待。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而美麗青島是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環境之美的總和。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體現了治國理政的新境界。青島緊密結合美麗中國的理念,加快建設美麗青島,使城市實現永續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記者 王曉先 徐棟 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