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子口到仰口,從石老人到王哥莊,青島東部的嶗山灣涌起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藍色大潮。嶗山區委書記齊家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站在2012年的歲末,回首過去的一年,嶗山以全域“領跑藍色經濟,成就硅谷強區”的視野和思路,牢牢把握主題主線,深入落實“一二三四”發展思路,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推動嶗山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全年預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00億元,增長10%;實現區級公共財
藍色嶗山活力大提升
著眼于打基礎、謀長遠,推動藍色硅谷產業創業帶和金家嶺金融新區上升為全市戰略,完成了金融新區總體概念規劃、軟課題研究及重點片區城市設計,成立金融新區建設指揮部和全球財富中心開發建設公司,在全區形成了 “三大戰略平臺、三套領導班子、三個運作公司”的工作格局,全力抓好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項目建設全面鋪開,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58億元,增長25%,創近年來新高。
著眼于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為企業爭取上級各類扶持資金1.5億元,兌現區級扶持資金2.3億元,為企業協調貸款5億多元,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全區外貿出口逆勢增長9%,高出全市近6個百分點。著眼于抓重點、創亮點,狠抓藍色經濟、服務外包等高端產業發展,全年預計完成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金額3.5億美元,增長120%,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科技嶗山全面提速
在藍色硅谷產業創業帶建設方面,青島國際創新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科技園區建設全面提速,中國聯通云計算中心一期、中科院蘭化所、中船重工716所等一批重點項目完成主體施工或投入運營,市級重點項目竣工率全市第一。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32家,6項科技創新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萬人專利擁有量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和全市首個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在金家嶺金融新區建設方面,永新國際金融中心、青島金融中心大廈等一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全區新增樓宇面積71萬平方米,在建樓宇面積110萬平方米。高端金融要素加快聚集,新落戶注冊資本50億元的青島農商銀行、30億元的中信投資等金融企業20家,全區金融企業達到103家,預計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8億元,增長21%。“資本強區”戰略扎實推進,新引進山東電力三建、中鐵25局等大企業總部15家,上市企業發展到8家。文化旅游業發展壯大,金石文化產業園新簽約文化企業18家,青島(國家)電影交易中心完成拆遷,海景(國際)大酒店、大拇指商業廣場投入運營。全年預計實現旅游總收入56.8億元,同比增長約30%。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2:54.8:44。
美麗嶗山更加潔凈
今年,嶗山區以市容環境整治為突破,宜居幸福城區建設展現新面貌。實施濱海公路北段、遼陽東路等17條道路綠化,新增綠化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栽植樹木60余萬株,對5條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加大重點區域清違力度,全年拆除違法建筑1066處、20.8萬平方米;爭取國家資金5000萬元,對世園會周邊開展山體恢復治理,城鄉環境明顯改善。積極推進舊村改造,牟家、北姜等5個社區安置區加快建設,南姜、午山等9個社區加快拆遷,共拆遷房屋23.5萬平方米。
嶗山區今年啟動了新型社區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石老人、東城國際等一批社區服務中心投入使用。著力完善城市功能,高效率完成世園會后勤保障基地近千畝土地征遷,23處標準化農貿市場和農村超市投入運營,新增公交線路16條,新增供熱面積117萬平方米,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民生嶗山更加幸福
今年,嶗山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力點,社會事業發展得到新提升。圍繞住有宜居,開工建設全市最大的午山馨苑公租房項目,完成龍澤書苑限價商品房配售,1115套新型集中居住社區房屋順利配租。
圍繞病有良醫,將新農合籌資標準、個人年度報銷封頂線分別提高到400元和12.54萬元,在全市率先取消門診大病起付線,大病報銷比例位居全市首位。
圍繞學有優教,麥島、沙子口中心小學等8所學校和幼兒園開工建設,嶗山七中投入使用,全區高考本科達線835人,增長33%,創歷史最好成績。
圍繞業有所依,加大居民就業和創業扶持力度,繼續落實嶗山茶“三項直補”政策,實施農田水利、塘壩除險加固等重點工程,實現城鄉就業1.5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6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萬元,分別增長14%和13%。圍繞老有頤養,建成區級養老服務中心,深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
和諧嶗山更加文明
嶗山區今年新建成18個城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扎實開展“鄉村文明行動”,以優異成績通過第四輪全國文明城市首次測評。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測評全市第一。著力加強社區規范管理,在全區128個農村社區建立了居務監督委員會,完成對135個社區的清產核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