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實施全域統籌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再上新水平。把市北、李滄和平度、萊西作為統籌的重點區域,把全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及產業發展作為統籌的主要抓手,推進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努力讓城鄉居民共享宜居幸福的小康社會美好生活。那么,全域統籌對市民意味著什么,它又給市民帶來哪些變化?在兩會上,“全域統籌”也成了談論熱點,代表委員們紛紛送上“金點子”。
北部城區路網早日建成
市人大代表張大滿、張海巖、閆勇、應義壯、王金健等人提出關于加大對市區北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建議。由于歷史和區位的原因,市北區特別是市區北部,長期以來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很不完善。其中,中部老城區道路多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水平低,超期服役時間長,約占道路總量的48%,仍有開平路等25條道路未實現打通;各類管網配套雖較完善但日益老化,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亟待改造。北部、西部城區地下基本沒有管網,路網也未按規劃形成。同時,轄區內仍有李村河、張村河、昌樂路河、楊家群河等河道急需治理,市北區基礎設施配套落后的情況與中心城區地位極不相稱,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加快市區北部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市政府2013年抓緊啟動長沙路全互通立交橋建設、福州路打通和溫州路、寧化路整治等重點工程,加速北部城區路網、管網體系建設。
城市公交車開進了村
“全域統籌,通俗地說,就是要讓鄉村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公共服務。所以,在這次兩會上,我提出加快推進青島市全域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的建議。 ”市人大代表、交運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永康說,讓村民們也都能坐上公交車,讓他們不再為出行而發愁。
“目前,即墨市的鄉村已經開始跑公交車了。”劉永康說,交運集團投資6億元,將新的即墨汽車總站作為樞紐站,建設18個鄉鎮換乘站,投入630余輛公交車,先期形成9條城鄉線路、38條鎮村線路、全長800余公里、連接1524個公交站點的城鄉、鎮村兩級客運網絡。后期再規劃運行鄉鎮之間公交線路,形成以即墨客運汽車總站為樞紐,以衛星站和換乘站為補充的城際、城區、城鄉、鎮村四級公交線網,實現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零距離銜接。不過,目前平度、萊西、膠州尚沒有實現公交城鄉一體化。
吸引好老師好醫生下鄉
“現在農民的吃穿等生活問題基本解決了,大家開始更加關心子女的教育問題和醫療問題。應該說,現在教育水平和醫療水平城鄉之間還很不平衡,差距較大。”市人大代表、膠州市九龍辦事處李家河村黨委書記周同春說,好的老師、好的醫生都希望往城市去,農村孩子與城里孩子受到的教育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農村人享受到的醫療服務也與城里人有差距。
為縮小這些差距,建議今后應該讓更多更好的老師、醫生到農村去,政府應該拿出更好的扶持政策;同時,更重要的是盡快改善農村的教育、醫療條件,對好老師、好醫生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他們下得去、留得住,這樣才能真正縮小城鄉教育、醫療差距,讓城鄉居民享受到同樣的教育、醫療服務。
建山地戶外運動基地
“在即墨東北部的豐城 ‘丁字灣海上新城’區域建設青島市山地戶外生態運動基地,是加快城鄉建設一體化進程和切實提升我市農村生態環境檔次和水平的重要舉措。”市政協委員孫紅兵說,山地戶外生態運動是指在海拔3500米以下自然生態良好的山區、丘陵開展的與登山有關的戶外運動。
建設山地戶外生態運動基地要抓住機遇。豐城所轄42個自然村,僅有人口5.2萬,發展空間廣闊,地處濱海大道兩側,又近臨青島市區。建議市政府緊緊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傾斜政策,實施重點開發,爭取利用3-5年的努力,把豐城打造成青島乃至山東半島的山地戶外生態運動基地。(記者 田璐 趙黎)